缩略图

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丽阳

辽宁省凌源市刀尔登中心小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丰富知识储备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有限,而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广阔知识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童话、科普、历史故事等,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涵盖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语文能力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断接触各种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和人物形象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学生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对文本进行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不同类型的书籍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如科幻小说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侦探故事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深化,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不足

1. 阅读指导方法单一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指导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往往只是简单地推荐书籍,让学生自行阅读,缺乏对阅读方法的系统指导。例如,没有教给学生如何进行精读、略读和浏览,如何做读书笔记等。这种单一的指导方法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引导,阅读效果不佳。

2.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存在差异,但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可能导致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觉得阅读任务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而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觉得阅读任务难度过大,产生畏难情绪。

(二)评价体系不完善

1. 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主要以书面测试为主,通过考查学生对书籍内容的记忆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体验。例如,在考试中可能会出一些关于书籍情节、人物等的填空题,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而没有真正深入阅读和理解书籍的内涵。

2. 评价指标片面

评价指标主要侧重于学生的阅读量,而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关注较少。这使得学生只追求阅读数量,而不注重阅读质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改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丰富阅读资源

1. 优化学校图书馆建设

学校应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增加藏书数量,丰富藏书种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需求,购置各类优秀的课外读物,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书籍、绘本等。同时,定期更新图书馆的书籍,确保学生能够读到最新、最优质的图书。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图书漂流角、班级图书角等,方便学生借阅和交流书籍。

2. 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为孩子购买适合的课外书籍,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阅读空间,如设立专门的书房或阅读角落。家长还可以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心得,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教师指导

1. 多样化阅读指导方法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指导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对于科普书籍,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对于一些休闲读物,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浏览,了解大致内容。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难度较高、篇幅较长的书籍,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先从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的书籍入手,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 多元化评价方式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书面测试外,还应包括学生的阅读记录、读书笔记、阅读分享会等。通过阅读记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阅读频率;通过检查读书笔记,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2. 全面评价指标

制定全面的评价指标,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量,还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评价学生是否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是否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和见解等。通过全面的评价,引导学生注重阅读质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论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密切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峦. 谈谈课外阅读指导[J]. 小学语文教学,2018(10): 4 - 7.

[2] 温儒敏. 语文素养与阅读教学[J]. 语文建设,2019(01):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