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思想的课程建构研究

作者

李爱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城关第三小学 541200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它贯穿于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思想的课程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合教学内容,找准数学思想渗透的载体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数的认识和运算教学中,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将数与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渗透着空间观念和转化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要对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1]。例如,在加减法、乘除法运算的教学中,可以将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进行整合,让学生理解运算的共性和本质,渗透类比和归纳的思想。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的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提供更多的载体。例如,在讲解百分数时,可以结合商场打折、银行存款利率等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同时渗透统计思想和应用意识。通过联系实际,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思想渗透的效果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例如,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农场养鸡兔”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农场之中,通过观察和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假设思想和方程思想。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自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还能体会到转化和实验的思想,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2]。例如,在讲解统计图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渗透数据分析思想和统计观念。

三、优化教学设计,凸显数学思想渗透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将数学思想的渗透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要让学生理解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数学思想的渗透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渗透数学思想做好铺垫;在新授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自主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在练习环节,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数学思想。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检验,合理运用教学评价能够强化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思想,是否能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时,不仅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还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否体现了数学思想的应用。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引导学生重视数学思想的学习和应用。

四、坚持循序渐进,巩固数学思想渗透的成效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3]。因此,在渗透数学思想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进行。例如,在低年级,可以渗透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如分类思想、对应思想等;在中年级,可以渗透类比思想、归纳思想等;在高年级,可以渗透函数思想、极限思想等。通过分层渗透,能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通过练习、复习课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强化数学思想的应用。此外,数学实践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数学思想应用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测量活动、数学建模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思想的应用,拓展数学思想的内涵和外延。

五、结语

小学数学思想的课程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和坚持循序渐进。通过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思想的课程建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加强对小学数学思想课程建构的重视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占云.以教材中的数学思想为媒介,深化小学数学课程内涵[J].文理导航(下旬),2024,(09):52-54.

[2]汤建锋.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学园,2023,16(36):37-39.

[3]田朝霞.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渗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4):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