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贺小琴
神木六小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不仅肩负着语言文字学习的任务,更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使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与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传统阅读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与文本内容的解析,忽视了学生主动思考与个性发展的需求,导致阅读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阅读教学应当从单纯的“文本学习”转向“素养培育”,在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和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尝试从理论出发,分析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标,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维度不仅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要求,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首先,阅读教学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本途径。通过阅读活动,学生能够不断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并在理解、表达与交流中提升语 是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文本的解读需要逻辑推理、比较分析与批判判断,教师 有效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与创造性。再次,阅读教学承载着审美与情感教育。 品能启迪心灵 陶冶性情,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积极的审美体验与价值判断。最后,阅读教学还是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重要渠道。小学阶段的课文多选自经典与现实题材,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逐渐认识民族文化、体悟社会价值,并增强文化认同感。
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单一的知识学习过程,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深度挖掘阅读教学的教育价值,使课堂真正成为素养养成的主阵地。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核心素养导向逐渐明确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不断探索改革,但整体效果仍存在不足。从现有情况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定位较为片面。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然延续传统思路,强调文本知识与词句的讲解,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等素养关注不足。这种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使课堂缺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空间。
其次,教学内容选择较为局限。阅读材料多局限于教材课文,教师较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学生的阅读范围和体验深度因此受到限制。部分教学中过于强调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忽视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与思维探索。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降,阅读能力也难以全面提升。
再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许多课堂仍停留在“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模式上,互动不足,学生缺少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机会。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往往采用灌输式、机械化的讲读方法,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缺乏启发性和开放性。
最后,教学评价存在偏差。阅读教学的评价多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缺乏对学生阅读习惯、思维方式与情感体验的考察。这样的评价导向,难以体现阅读教学促进素养发展的本质功能。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核心素养落实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素养导向的教育目标”与“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之间的不匹配。若不及时改进,将影响语文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从目标、内容、方法、学习方式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优化:由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
传统阅读教学目标多局限于文本知识与语言点的掌握,忽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学目标应更加综合,既关注语言理解与表达,又着眼于思维品质、审美体验和文化认同,使阅读课堂成为全面育人的平台。
(二)教学内容整合:拓展资源,促进多元化阅读
教材是基础,但不能成为唯一来源。教师应结合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经典名著等多样文本,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形成完整的阅读体系。在整合内容时,应注重层次性与相关性,既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引导学生在多元文本中进行深入探究。
(三)教学方法创新:注重启发、探究与合作
课堂不应停留在“讲解—记忆”的模式,而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兴趣;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自主探索;合作式学习促进交流与互动,培养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这些方法结合使用,能让课堂更具活力与开放性。
(四)学习方式转变:强调自主、合作与批判
核心素养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教师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鼓励他们选择感兴趣的书目,开展阅读分享与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可围绕文本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思考与批判性分析,从而逐步培养独立思维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改革:突出形成性与过程性
评价不应局限于成绩,而应关注学习过程与素养发展。教师可综合课堂表现、读书笔记、阅读分享等多维指标,既考察理解与表达能力,也关注阅读兴趣和习惯养成。这样的评价更具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持续保持阅读动力。
综上,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在目标、内容、方法、学习方式与评价上进行全面革新,才能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型,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
五、实施保障与发展路径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需要多方面的保障与支持。首先,教师专业发展是关键。学校应通过培训、研修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其次,教学资源要不断完善。除了教材,还应建设数字化阅读平台与图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内外阅读材料,满足多层次需求。再次,家校社协同必不可少。家庭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社会文化机构可提供阅读实践机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最后,制度层面应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阅读教学在目标、内容和评价上的持续改进,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完善。
六、结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以素养培养为核心目标,在目标、内容、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通过改革与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未来,应继续探索更具实效性的策略,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
七、参考文献
1]陈海庭.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6):75-77.
]赵满玲.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故事家(下),2025(3):160-162.
[3]舒芸,朱杰,李明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7):137-139.
[4]王颖.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学,2025(7):212-215.
[5]李德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0):31-33.
[6]张新香.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5(6):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