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钼多金属矿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李壮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1. 引言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家子铅锌矿东部钼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是辽宁省 2008 年度省本级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旨在通过地质普查工作,查明该区域的钼多金属矿资源分布、规模及成矿规律,为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本文基于该项目的普查报告,对该区域的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资源量估算及开发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2. 区域地质概况
普查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燕山台褶带绥中凸起上,区域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生界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受青龙—锦西深断裂带、女儿河深断裂及单家店—黑牛营子—八家子深断裂的影响,形成了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断裂。区域岩浆岩主要为中侏罗世侵入岩,岩性为中粗粒花岗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
2.1 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和雾迷山组,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中生界白垩系义县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常州沟组地层分三段,主要由碎屑岩和粘土质岩石组成,局部有轻微变质。大红峪组主要由碎屑岩及少量碳酸盐岩组成,高于庄组岩性为含锰砂岩、页岩、灰岩及含藻类灰岩。杨庄组以灰色、灰白色泥晶白云岩为主,雾迷山组主要为灰色、暗灰色厚层燧石条带和结核粉屑泥晶白云岩。
2.2 构造
区域构造主要为单斜地层,局部发育小规模向斜褶皱。断裂构造受青龙—锦西深断裂带、女儿河深断裂及单家店—黑牛营子—八家子深断裂的影响,形成了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切割早期地层及岩体,倾角 55∘-60∘ °。
2.3 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主要为中侏罗世侵入岩,岩性为中粗粒花岗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碱厂岩体为区域最大的岩体,分布于八家子—三道沟—红崖子一带,呈近东西向的不规则透镜状岩基产出。八家子北山岩体为一不规则状小岩株,岩性为黑云母石英闪长岩。汪家屯—棒槌沟花岗岩体主要为中侏罗世侵入的岩体和小岩株,规模不大。
3. 普查区地质特征
普查区内主要地层为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和第四系冲洪积层。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发育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岩浆岩主要为中侏罗世侵入岩,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岩、中粗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中花岗斑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
3.1 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和第四系冲洪积层。常州沟组三段岩性为硅质胶结长石石英砂岩,分布在矿区的西及西南部,出露面积约 2.4Km2 ,厚约 370 米。第四系为冲洪积残、坡积的土、砾、砂及腐植物组成,分布于沟谷低洼地。
3.2 构造
工作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受青龙—锦西深断裂带、女儿河深断裂、单家店—黑牛营子—八家子深断裂三条深大断裂影响,主要形成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断裂。其中,东西向断裂形成时间较早,多被后起的断裂切割;北西向断裂较少,走向北西—南东,倾角 60∘ 左右;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走向北东- 北北东,倾角 55∘-60∘ 。
3.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主要为中侏罗世侵入岩,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岩、中粗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出露在普查区的东部,约 8.5Km2 ,为碱场岩体的东南端。中粗粒花岗岩分布在普查区的中西部,出露面积约 3.3Km2 ,为燕山中期侵入岩。花岗斑岩主要分布在普查区中部及北部,呈岩脉产出,出露面积约 1Km2 ,与钼矿化关系密切。
4. 矿床地质特征
钼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其与石英二长闪长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呈脉状、陡倾斜分布。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呈片状、鳞片状或细脉状分布,与石英细脉共生。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云英岩化、叶腊石化和高岭土化。矿床成因类型为花岗斑岩型钼矿。
4.1 含矿地质体特征
矿体位于普查区的东北部的花岗斑岩内,且有断裂 F Ⅱ -1 穿过,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经物探激电及高磁测量属高激化低磁异常区,在 0 线至 24 线共施工了 7 个钻孔,有六个钻孔见到钼矿化。钼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中,且被断裂F Ⅱ-1 破坏,花岗斑岩中钾化、绿泥石化、硅化、绿帘石化、叶腊石化、高岭土化较发育,钼矿化呈辉钼矿细脉和星点片状分布,较富矿化与细小的石英脉共生。
4.2 矿体特征
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与石英二长闪长岩接触带中,本次工作控制矿体在 0~8 线间与 8~24 线间。根据矿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关系可将0~8 线间所控制的功业矿体圈定为9 层矿,分别编号为:(6) 号,(12) 号,(13)号 ,(14) 号 ,(17) 号 ,(18) 号 ,(20) 号 ,(21) 号 ,(23) 号;将 8~24 线间所控制的矿体圈定为 (29) 号矿体 ; 低品位矿体 23 个分别编号为∶ (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7) 号、(8) 号、(9) 号、(10) 号、(11) 号、(15) 号、(19) 号、(22) 号、(24) 号、(25) 号、(26) 号、(27) 号、(28) 号、(30) 号、(31)号、(32) 号。
4.3 矿体围岩及蚀变
矿体围岩主要是花岗斑岩, 主要矿物为:钾长石,石英,斜长石,角闪石,和少量的黑云母,磁铁矿。围岩蚀变为钾化、硅化、云英岩化、叶腊石化、和高岭土化。
4.4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呈片状、鳞片状,或细脉状,钢灰色,金属光泽,硬度非常小,染手,结晶大的片状在 2mm 左右,常与石英细脉共生。次要为黄铁矿和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含量在 45% 左右,钾长石含量在 35% 左右,斜长石 15% 左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角闪石含量小于 5%。矿石结构有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见细脉状和浸染状构造。
4.5 矿床成因
根据矿体围岩为花岗斑岩,主要矿石矿物为辉钼矿,其呈细小鳞片状与细小石英细脉共生和呈细脉充填形式,其成因为花岗斑岩型钼矿。
5. 资源量估算
根据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工业指标,采用地质块段法对矿体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共圈定 9 个工业矿体(平均品位⩾0.06% ),获得 333 矿石量 26.03 万吨,钼金属量 300.14 吨;低品位矿体 26个(平均品位0 0.03%⩽Mo<0.06%) ,获得矿石量88.50 万吨,钼金属量344.94 吨。总矿石量为114.53 万吨,钼金属量为645.08 吨。
6. 矿床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矿床特征及外部条件,矿体分布较为集中,矿石类型为硫化型辉钼矿,易于加工。矿区交通便利,供电、供水条件良好。初步估算,矿山可采矿石量为 13.01 万吨,年矿石产量 2 万吨,服务年限 6.5 年。按现钼精粉(45%)价格13 万元/ 吨计算,矿山总利润可达2301.16 万元,开发前景良好。
7. 结论与建议
本次普查工作查明了普查区内花岗斑岩的分布、形态、规模及其与钼矿成矿的关系,圈定了 9 个工业矿体和 26 个低品位矿体,估算出钼金属量 645.08吨。钼矿主要赋存于钾化花岗斑岩内,成矿规律较为明显。建议在未控制的地段,特别是 16 线及 0 号线以南的物探异常区,进一步布设钻孔进行控制,探寻新矿体的分布、规模及产状。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家子铅锌矿东部钼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 . 2011.
2]DZ/T0214-2002.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 2002
[3]GB/T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 2002.
作者简介:李壮(1994),性别:男,籍贯:辽宁省灯塔市 ,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学
本文基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家子铅锌矿东部钼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对该区域的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资源量估算及开发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该区域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