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与职业场景的对接研究

作者

何云云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市 409000

1 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与职业场景对接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的技能型人才,语文作为基础文化课,并非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而是要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终身发展奠基。然而,当前多数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仍沿用传统普高模式,以文学赏析、理论知识为主,与学生未来面临的职场沟通、文书撰写、问题解决等场景严重脱节,导致学用两张皮—— 学生课堂所学无法直接转化为职业能力,毕业后需重新适应职场语文需求,既增加企业培训成本,也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

从学生发展角度看,高职生普遍对抽象理论学习兴趣较低,但对有用、实用的内容关注度更高。当语文教学资源融入职业场景时,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语文的职业价值,例如撰写产品推广文案、设计客户沟通话术等资源,可直接关联电商、客服等岗位需求,从而激发学习主动性。从教学改革角度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语文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资源与职业场景的对接,是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实现岗课赛证融通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突破口。

2 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与职业场景对接的现存问

2.1 资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脱离岗位实际

当前高职语文教材及配套资源中,文学作品占比过高,实用类内容多停留在应用文写作格式和口语交际技巧等理论层面,缺乏与具体职业岗位的结合。例如,教材中的求职信写作仅讲解格式规范,却未结合不同专业(如机械、幼教、电商)的岗位特点提供差异化写作模板;口语交际教学多围绕自我介绍、演讲展开,未涉及客户投诉处理沟通和职场汇报表达等真实场景,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无法直接应用于岗位。

2.2 资源形式单一固化,缺乏场景代入感

多数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仍以教材和课件为主,形式单一且静态,难以模拟职场动态场景。例如,讲解技术文档阅读时,仅提供文字性的设备说明书,未结合企业实际工作中的设备操作场景制作动画、视频等资源;开展团队沟通教学时,缺乏职场中项目小组讨论及跨部门协作沟通的模拟情境资源,学生无法沉浸式感受职场沟通的语境、礼仪和技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 资源整合碎片化,未形成职业能力体系

部分高职学校虽尝试开发职业相关的语文教学资源,但多为零散的案例或习题,未按照职业能力递进及逻辑进行系统整合。例如,电商专业语文资源中,既有产品文案撰写案例,也有客服沟通话术习题,但未将二者与客户需求分析和品牌形象塑造等职业能力点串联,形成从需求识别到沟通表达的完整资源链,导致学生无法构建连贯的职业语文能力体系。

3 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与职业场景对接的实施策略

3.1 以跨专业融合为路径,整合职业能力型资源

构建语文 + 专业资源矩阵:打破语文与专业课程的壁垒,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整合资源。例如,针对旅游专业导游能,整合语文中的口语表达技巧和景点解说词创作资源,与专业课程中的 旅游礼仪、景点知识资源,形成导游综合能力训练资源包,让学生在练习解说词写作时,同步掌握景点知识和礼仪规范,实现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协同提升。

根据学生 “在校学习 — 企业实习 — 就业入职” 的职业发展路径,分层整合资源。在校阶段,开发 “基础职业语文资源”(如通用求职信、职场基础沟通);实习阶段,开发岗位适配资源(如实习报告撰写、实习岗位沟通技巧);入职阶段,开发职业提升资源(如职场汇报 PPT 文案、职业规划书撰写),形成循序渐进、全程覆盖的资源体系,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需求。

3.2 以场景化教学为载体,激活资源应用价值

利用开发的场景化资源,在课堂中模拟职场环境。例如,使用客服投诉处理资源包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客服人员、投诉客户,结合资源中的沟通话术和文书模板,进行实景演练;讲解技术文档阅读时,播放企业设备操作视频,让学生对照资源中的图纸说明,模拟设备安装前的文档解读场景,通过做中学将资源内容转化为实际能力。将教学资源与企业实习、实训结合,让学生在真实职场中应用资源。例如,安排电商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时,携带 “直播文案创作资源包”,在企业导师指导下,结合资源模板撰写直播脚本,并根据产品特性调整话术、设计互动环节,在实际直播中实践;实习结束后,让学生结合实习报告撰写资源,梳理实习中的沟通案例和问题,分析资源应用的优化方向,完成实习报告,实现 “资源应用 — 职场实践 — 能力反馈” 的闭环,进一步提升资源的适配性与实用价值。

4 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与职业场景对接的保障措施

4.1 强化教师双师型素养,完善资源动态更新机制

开展语文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如担任客服助理、行政文员),熟悉岗位语文需求;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师培训,讲解岗位能力标准,提升教师开发、整合职业场景化资源的能力,确保教师能准确把握资源与职业场景的对接点。

建立资源更新小组,定期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变化(如新兴职业直播电商、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语文需求),及时更新资源内容;收集学生资源应用反馈和企业评价,对过时、低效的资源进行调整,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4.2 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

构建高职语文职业场景资源库线上平台,除基础存储功能外,进一步细化资源分类维度,按专业(如电商、机电、文秘)、岗位(如客服专员、技术助理、行政文员)、能力类型(如沟通表达、文书撰写、信息解读)搭建三级分类体系,支持关键词精准检索与资源关联推荐,大幅提升教师教学调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平台设置多维度资源评价功能,不仅允许教师、学生从教学适配性、学习实用性角度评分留言,还邀请企业一线人员从职场需求匹配度给出专业反馈,形成 “上传 — 使用 — 评价 — 优化” 的动态循环,持续推动资源质量迭代升级。

5 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资源与职业场景的对接,是破解语文教学与职业需求脱节问题的关键,也是提升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助力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路径。通过以岗位需求开发资源、以跨专业整合资源、以场景化教学应用资源,可让语文教学资源真正成为连接课堂与职场的桥梁,使高职语文从基础文化课转变为职业能力支撑课。未来,还需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优化资源体系,让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为学生的职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健.以生活情境为背景的高职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作家天地,2025,(14):81-83.

[2] 侯思羽, 杜婧一.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法运用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5,41(07):115-121.

[3]石磊.基于职场情境的高职语文职业模 1考 计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5):92-96.

[4]张旭军,张亚真,段习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探究[J].林区教学,2021,(06):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