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儿童视角导向的小班语言儿歌教学活动优化策略

作者

张雯

昆山开发区仁宝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335

一、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一)儿童视角的内涵

儿童视角是近年来幼儿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核心在于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理解他们的世界。英国牛津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凯茜・席尔瓦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区分开来,认为成人需以教育者的身份自觉关注儿童,感同身受地理解儿童的感受,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认识过程。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则将儿童视角分为两种:一种是成人角度看的 “儿童视角”,另一种是儿童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的视角。在儿歌教学中,儿童视角强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兴趣需求和认知特点。

(二)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4 岁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表现为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且对周围生活充满好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小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他们对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富有游戏性的内容更感兴趣。这些特点为儿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当前小班儿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成人化倾向

调研显示,当前幼儿园儿歌教学内容主要依赖规定教材,仅有 31.6% 的教师较多使用自编儿歌教材,导致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脱节。许多教师忽视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的儿歌往往注重教育意义而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以演唱、吟诵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严戈(2019)研究发现,很多儿歌教学方法停留在单调的朗读层面,未能有效运用游戏、表演等幼儿喜爱的方式。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幼儿的参与权,与儿童视角的要求相违背。

(三)评价方式忽视幼儿主体性

当前儿歌教学评价多以教师为主导,关注幼儿是否能完整背诵儿歌,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表现。这种评价方式未能体现对幼儿话语权的尊重,也不利于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

三、儿童视角导向的小班儿歌教(一)精选贴近生活的儿歌内容

儿童视角下的儿歌选择应遵循 “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 原则。研究表明,游戏歌、数数歌、叙事歌是幼儿最喜爱的儿歌类型。教师可选择与小班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关于饮食、游戏、动植物等主题的儿歌。例如,在 “我爱吃饭” 主题活动中,选用包含常见食物名称的儿歌,帮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语言。

(二)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许卓娅等研究者将幼儿园儿歌活动分为歌唱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及韵律活动等。教师可将儿歌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1. 动作游戏:引导幼儿为儿歌创编简单动作,如在《小兔跳跳》儿歌中模仿兔子跳的动作,通过肢体运动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2. 打击乐伴奏:根据儿歌的节奏,让幼儿使用沙锤、铃鼓等简单乐器进行伴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 情境表演:创设与儿歌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如在《三只小熊》儿歌中模仿小熊的对话和动作。

(三)赋予幼儿充分的话语权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 12 条规定,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他们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应打破话语 “霸权”,为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

1. 鼓励幼儿提问:在儿歌学习过程中,允许幼儿提出疑问并给予积极回应,如幼儿对儿歌中的某个词语不理解时,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情境演示等方式帮助理解。

2. 尊重幼儿表达:当幼儿对儿歌内容提出不同想法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给予肯定,如幼儿认为 “小鸟飞得高” 可以改为 “小鸟飞得远” 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探讨不同表达的合理性。

3. 参与活动设计:在活动准备阶段,通过谈话、绘画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如询问幼儿 “你想学习关于什么动物的儿歌”,让幼儿参与教学内容的决策。

(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儿童视角的评价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而非仅关注结果。教师可采用以下评价方式:4. 观察记录:通过照片、视频、文字等形式记录幼儿在儿歌活动中的表现,如幼儿创编的动作、提出的问题等,全面反映幼儿的学习状况。

5. 幼儿自评与互评: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如 “你喜欢今天的儿歌吗?为什么?”,或让幼儿互相评价同伴的表现,培养自我意识和同伴交往能力。

6. 作品展示:将幼儿在活动中创作的图谱、绘画等作品进行展示,肯定他们的创造性表现,增强自信心。四、实践案例:小班儿歌《小手拍拍》教学活动设计

以小班儿歌教学活动《小手拍拍》为例,具体实施儿童视角导向的教学策略:

1. 内容选择: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身体部位主题儿歌,歌词简单重复,符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

2. 活动设计:

游戏导入:通过 “指五官” 游戏激发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身体部位名称。

图谱辅助:展示小手、眼睛、鼻子等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动作创编:鼓励幼儿为每句歌词设计不同的动作,如 “小手拍拍” 可拍手,“眼睛眨眨” 可眨眼。

打击乐伴奏:提供铃鼓让幼儿在 chorus 部分伴奏,增强节奏感。

1. 互动环节:提问 “你还想拍身体的哪个部位?”,引导幼儿改编歌词,如 “小脚跺跺”“耳朵听听” 等。2.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动作创编的创造性及改编歌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展示幼儿的动作创意照片。

五、结论

儿童视角导向的小班语言儿歌教学活动优化,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将幼儿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通过精选内容、游戏化教学、赋予话语权和多元化评价等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儿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 “视角转换能力”,学会从幼儿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让儿歌教学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语言活动。

参考文献

[1] 鄢超云。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视角 [J]. 幼儿教育,2020 (12):1-4.

[2] f* 东 省 教 育 资 源 公 共 服 务 平 台 。 浅 谈 儿 童 视 角 核 心 要 点 研 究 [EB/OL].https://zy.gdedu.gov.cn/studio/index.php?r=studio/post/view&sid=300065&id=68514, 2024-12-23.

[3] 吴文新。有效儿歌教学促进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研究 [J]. 学前教育研究,2016 (5):45-48.

[4] 张晓燕。儿歌教学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 [J]. 早期教育,2019 (1):21-23.

[5] 教育部.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Z]. 2012.

[6] 严戈。解读幼儿园儿歌教学活动实施困境及解决对策 [J]. 科教导刊,2019 (2):145-146.

[7] 周书云。新编儿童文学教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8] 潘玉青。幼儿园儿歌教学研究 —— 以温州市幼儿园为例 [D]. 温州:温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