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与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金贤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州幼儿园 232200
引言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当中,以幼儿游戏为主要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索的活动。它模拟了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发现、交流讨论、学习探究的过程。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幼儿园主导式教育已经逐步向“幼儿中心型”的教育理念转变,即从孩子兴趣点、需求点以及发展性等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教学任务的设计,注重突出孩子的中心地位 [1]。因而,区域活动中如何适当地放置材料和做出合理的教师引导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特点的分析,基于“幼儿中心型”教育原则提出区域活动正确定位教育资源,确定有效的教师指导方案等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策略 [2]。
1. 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区角活动
1.1 儿童本位教育理念的内涵
儿童中心教育观的主旨是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和提供适合的教学条件以及机会使儿童的发展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中心教育观主张:(1) 教育安排以儿童的喜好和需求为导向 ;(2) 教师应根据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进行因材施教 ;(3)在谈话和玩耍中儿童可独立地学习,老师在其中适时介入指导儿童。
1.2 区角活动的功能与价值
区域游戏既是幼儿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起多种教育效用的基本活动。具体包括加强幼儿交往技能的教育功能,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交谈,有利于加强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教育功能,他们必须在各种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认识能力、语言理解力的教育功能,他们可以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区域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力和知识接受能力;加强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的教育功能,区域游戏提供丰富的材料如积木等玩具、美术用品等,都有利于唤起创造灵感,并进一步增强了动手能力。
2. 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2.1 材料的多样性与适宜性
区域活动中要为孩子们提供数量丰富适宜、色彩鲜明吸引注意力以及符合孩子认识力的物品。比如为孩子们设计建筑类区角时,放置不同类型、样式的积木、拼图、模型等等,既为他们提供操作的足够平台,又可以鼓励他们掌握空间相关概念;再比如设计角色模拟类的区角,放置如厨具、衣帽饰、器械、用具等等,帮助他们理解社会生活行为模式。还可在美工区角搭配黏土、彩纸、自然素材(如树叶、松果),让孩子自由创作,锻炼动手与审美能力;科学区角则可摆放放大镜、温度计、动植物观察盒,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现象,深化认知体验。
2.2 材料的开放性与挑战性
开放式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各种想象和创造,允许幼儿的自主组合、搭建和探索。比如具有更开放性建筑组件( 积木) 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想象搭建,不同拼接形式也有不同想象创造。挑战性方面即该材质要符合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提供给幼儿合适的难易度,使幼儿在任务执行中有进阶的空间。例如低结构的布料、木棍等材料,幼儿可将其转化为“小船”“城堡”等任意道具;难度上可从单块积木堆叠,逐步过渡到多形状组合搭建,让幼儿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
2.3 材料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
不论大小,对物品的安全问题,任何放置于区域活动中进行的材料都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例如不具有锐利边缘或含有毒性等对人造成危险的隐患,确保孩子在活动时是安全的。除此之外,对这些材料使用的易用性考虑亦不可忽视,老师需要确认材料不仅易用,还可以唤起孩子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像串珠游戏需选择直径大于3 厘米的珠子,避免误吞;操作工具如儿童安全剪刀,需采用圆头设计,同时重量适配幼儿手掌,方便独立使用。
3. 教师指导策略
3.1 观察与了解儿童
教师应当通过精准观察洞悉幼儿的兴趣、优势、发展需要,从而根据数据调整区域活动设计思路及物质资源投放。例如,由幼儿活动的表现可以看出其合作性、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2 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询问及示范等方式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例如,角色模仿区域活动中,老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开放式的问题,帮助儿童思考角色模仿的场地等,增加儿童的兴趣度。在建造区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建造技能的方式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用料方式。
3.3 支持与挑战相结合的指导
教师要给予学生们鼓励和激励式的引导,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适当给予帮助,但不应当主动介入,避免造成学生的依赖心。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参与一些难度较高的课题,促使学生活跃思维,锻炼实践力,以便他们突破限制,提升实力。
3.4 鼓励合作与互动
教师要鼓励孩子在区域活动时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在合作中分享、交流,并且通过小伙伴获得新的想法,从而提高交往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合作的任务或集体性游戏加强他们之间同伴交往的能力。
结论
立足于幼儿的幼儿园区域游戏教育研究中关于教育材料和教师引领的研究,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宽松的探索及互相学习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各方面技能的发展。选取及投放的教育材料要基于幼儿兴趣点、适合幼儿成长发展,并且具有开放性及适度性,材料还要是安全的、便于操作的。教师的引领要注重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对幼儿进行观察、激发兴趣、支持、促进等引领让幼儿进行全面发展。该文提出的对策可供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参考、应用,给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好地实施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春慧 . 儿童本位:适合的教育的立场、困境及其路径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25,(09):20-27.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25.09.002.
[2] 陈伊静. 追随兴趣,让活动走向儿童本位[J]. 儿童与健康,2025, (09):50-52.DOI:CNKI:SUN:YTJK.0.2025-0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