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海油工程配管施工工艺的技术要点与改进途径

作者

高超宇 高跃龙 王献峰 任广新 周星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

引言

海油工程是保障国家海洋资源开发与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配管系统作为流体输送、介质循环的核心载体,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运行稳定性。海洋环境中高盐雾、强风浪、大温差及深水压力等因素,使配管施工面临比陆地工程更复杂的技术挑战。

一、海油工程配管施工工艺的核心技术要点

1.1 配管材料选型与预处理技术要点

海油工程配管材料需同时满足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与结构强度要求,选型时需结合工程所处海域的环境参数,优先选择适应高盐雾、深水压力的管材。常见的管材类型包括双相不锈钢、镍基合金、耐腐蚀合金钢等,需根据输送介质的性质(如是否含腐蚀性成分、温度范围)确定具体材质。材料预处理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环节,首先需对管材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去除氧化皮、油污及杂质,常用方式包括喷砂除锈、酸洗钝化等,确保管材表面粗糙度符合后续防腐层施工要求。

.2 配管预制与组装环节的技术要点

海油工程配管预制多采用工厂模块化预制模式,以减少海上现场施工量,降低恶劣环境对施工的影响。预制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设计图纸,控制管道的尺寸偏差,尤其是弯头、三通等异形管件的角度与长度精度,避免因预制误差导致现场无法组装。预制场地需设置专用的支撑装置,防止管道变形,同时做好防潮、防尘措施,避免预制件在存放过程中受环境侵蚀。组装环节需重点关注管道接口的对接质量,法兰连接时需保证法兰面平行,螺栓紧固需采用对称拧紧方式,确保密封面贴合紧密,防止介质泄漏。

1.3 配管安装与焊接施工的技术要点

配管安装需结合海油工程的施工流程,协调与钢结构安装、设备就位等工序的衔接,避免工序冲突导致返工。安装前需对现场基础结构进行复测,确认支撑点位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预制件的尺寸与现场实际工况是否匹配,及时调整偏差。海上安装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海况影响,选择合适的作业窗口期,避免在强风浪、暴雨等恶劣天气下进行高空或海上作业。焊接施工是配管安装的关键环节,需根据管材材质与厚度选择匹配的焊接工艺,常用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焊接过程中需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确保焊缝成形良好。焊接完成后需进行无损检测,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排查焊缝内部的裂纹、未熔合、气孔等缺陷。

二、当前海油工程配管施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海洋特殊环境下配管防腐工艺的不足

海洋环境的强腐蚀性是配管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当前常用的防腐工艺仍存在明显短板。传统的防腐涂层如环氧树脂涂层、聚乙烯防腐层,在长期浸泡、盐雾侵蚀及海水冲刷作用下,易出现涂层剥落、开裂等问题,导致管材暴露于腐蚀环境中。阴极保护技术在海洋配管中应用较为 ,但在深水区域,由于海水电阻率变化、保护电流分布不均,易出现保护死角,部分管道区域仍存在腐蚀风险。

2.2 配管施工与工程其他系统的协同性问题

海油工程是多系统协同作业的复杂工程,配管施工需与钢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电气系统铺设等多个环节紧密配合,但当前各系统间的协同性仍存在不足。在施工计划制定阶段,往往缺乏对配管施工与其他系统工序的统筹规划,导致配管施工与钢结构安装在工 出现冲突,例如钢结构支撑未完成时,配管无法按计划安装,或配管安装后影响钢结构后续焊接作业。在接口衔接方面,配管系统与设备接口的尺寸、规格常出现偏差,由于设备制造与配管预制分属不同环节,若前期沟通不足,易导致设备接口与配管接口不匹配,需现场进行二次加工,延误施工进度。

2.3 传统配管施工工艺的效率与精度局限

传统海油工程配管施工工艺在效率与精度上难以满足当前工程发展需求。在预制环节,传统手工预制方式依赖人工操作,管道切割、坡口加工、组对焊接等工序均需人工完成,不仅施工效率低下,且受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影响,预制件的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同一批次预制件的一致性较差,增加现场安装难度。在测量与定位环节,传统方法依赖水准仪、经纬仪等手动测量工具,受海上风浪、振动等环境因素影响,测量误差较大,导致配管安装位置偏差超出设计允许范围,需反复调整。

三、海油工程配管施工工艺的改进途径

3.1 新型材料与防腐技术在配管施工中的应用

推广新型耐腐材料是提升配管耐久性的重要方向,新型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性强、抗疲劳性能好等优势,可有效替代传统金属管材,适用于海水输送、腐蚀性介质输送等场景。这类材料不仅能降低管道自身重量,减少海洋平台的承载压力,还能避免金属管材的腐蚀问题,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在防腐技术方面,纳米防腐涂层技术可显著提升涂层性能,纳米颗粒能填充涂层内部孔隙,提高涂层致密性,增强其抗盐雾、抗冲刷能力,同时纳米涂层与管材表面的结合力更强,不易出现剥落现象。

3.2 智能化施工技术与装备的引入与优化

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可显著提升配管施工的效率与精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应用于配管施工全流程,在预制阶段,通过 BIM 模型进行三维建模,实现配管的数字化预制,精准计算管道尺寸、管件位置,减少预制误差;在安装阶段,利用 BIM 模型进行虚拟预拼装,提前排查接口冲突、尺寸偏差等问题,优化施工方案。自动化焊接装备的推广应用可改善焊接质量与效率,全自动管道焊接机可实现管道的连续焊接,通过预设焊接参数,保证焊缝成形的一致性,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质量波动。

3.3 配管施工流程与协同管理模式的完善

优化配管施工流程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推广模块化施工模式可进一步减少现场施工量,将配管系统按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在工厂内完成模块的预制、组装与测试,再运输至海上现场进行整体安装,缩短现场施工周期,降低海上作业风险。同时,梳理施工流程中的冗余环节,简化审批流程,建立标准化的施工工序,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与时间节点,提高施工流程的顺畅性。在协同管理方面,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可实现各专业的一体化管理,由总承包单位统筹设计、采购、施工等全流程,加强配管施工与钢结构、设备安装等系统的衔接,提前制定协同施工计划,避免工序冲突。

四、结论

当前工艺在防腐性能、系统协同、效率精度等方面的不足,已难以适应深水远海海油工程的发展需求,亟需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突破瓶颈。新型材料与防腐技术的应用可提升配管耐久性,智能化装备与技术能改善施工效率与精度,流程优化与协同管理模式完善可解决多系统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高尉,刘加伟,郭祥,等.海油工程项目配管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实践[J].石油和化工设备,2020,23(02):44-47.

[2]冯嘉.海油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效率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07):71-73.

[3]赵秀宁.涂装防腐设计及施工在海洋石油工程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0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