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前景

作者

黄巍

淮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35000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严峻。智能交通系统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能够对交通运输中的车辆、道路、行人等进行全面感知和智能控制,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节能减排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优化交通流量、减少车辆怠速和频繁启停、提高车辆行驶效率等方式,降低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公共交通、共享出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进一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三、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一)交通管理优化

智能信号控制: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方式往往采用固定的配时方案,无法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进行调整,容易导致交通拥堵和车辆怠速。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交通流量信息,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信号灯的配时,使车辆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路口,减少车辆的停车次数和等待时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例如,在一些城市的应用中,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使车辆的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 30% 以上,燃油消耗降低了 15% 左右。

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诱导系统通过电子显示屏、手机 APP 等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路况、拥堵情况、最佳行驶路线等,引导驾驶员选择最优的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车辆的行驶里程和时间,还可以降低车辆的油耗和排放。据统计,交通诱导系统的应用可以使车辆的行驶里程减少 10%-20% ,燃油消耗降低 5%-10%c 。

(二)车辆技术升级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车载传感器、通信模块等设备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车与车(V2V)、车与基础设施(V2I)、车与行人(V2P)之间的互联互通。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的车距,避免频繁的加速和制动,从而提高燃油效率。此外,智能网联汽车还可以实现协同驾驶,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例如,一些智能网联汽车在测试中显示,其燃油效率比传统汽车提高了 10%- 20%,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充电: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与新能源汽车相结合,实现智能充电管理。通过智能充电桩和充电管理平台,可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合理安排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避免在用电高峰期集中充电,减轻电网的压力。同时,智能充电系统还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实时的充电状态信息和导航服务,方便驾驶员找到合适的充电桩。此外,一些智能交通系统还在探索车网互动(V2G)技术,即新能源汽车在闲置时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反馈给电网,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出行模式转变

公共交通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吸引力,促进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例如,通过智能公交系统,乘客可以实时查询公交车的到站时间、行驶位置等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减少等待时间。同时,智能公交系统还可以实现公交车辆的智能调度,根据客流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和运行路线,提高公交车的运营效率。此外,一些城市还推出了智能一卡通、移动支付等便捷的乘车方式,进一步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共享出行推广:共享出行模式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是智能交通系统推动绿色出行的重要体现。共享出行平台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车辆的利用率。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随时随地查找和租用共享车辆,满足短距离出行和临时用车的需求,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依赖。据统计,共享单车的普及使一些城市的短距离出行中自行车出行比例提高了 20% 以上,有效减少了机动车的使用和尾气排放。

四、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层面

系统兼容性:智能交通系统涉及多个子系统和设备,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这些子系统和设备之间需要实现良好的兼容和互联互通。然而,目前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和系统之间存在标准不统一、接口不兼容等问题,影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

技术可靠性:智能交通系统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些技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网络故障、传感器误差等问题可能导致交通信息的误判和误传,从而影响交通管理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二)成本层面

建设成本: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软件系统的开发、基础设施的改造等。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可能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运营维护成本: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营维护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包括设备的维修保养、数据的更新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等。高昂的运营维护成本可能会限制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结语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交通管理优化、车辆技术升级和出行模式转变等方面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发展。然而,智能交通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成本、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规划方案[J]. 冯佩.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2)

[2] 我国交通运输节能进展及未来重点任务[J]. 伊文婧. 中国经贸导刊,2023(07)

[3] 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问题及对策[J]. 左婷. 运输经理世界,2023(03)

[4] 低碳经济下谈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趋势[J]. 申培谦. 运输经理世界,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