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安装工程中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

作者

陈才 叶华将

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1.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点

1. 1 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必须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度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错、漏、碰、缺”问题,特别是各专业管道、桥架之间的空间冲突。技术交底必须落实到每一位作业班组长和工人,确保其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严把材料设备进场关。所有进场材料、配件、设备都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技术规格书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和抽样复试(如电缆的导电率、水管的耐压性、阀门的严密性试验等),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

1.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管道工程: 重点控制管道的坐标、标高、坡度、垂直度,确保排水畅通,无倒坡。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卡压连接等必须符合工艺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压力试验、灌水试验以检验其强度和严密性。

电气工程: 重点控制变配电设备安装、电缆桥架敷设的平整度和接地、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与防火封堵母线槽的连接绝缘、开关插座的标高一致等。必须严格执行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继电保护调试等。

通风空调工程: 重点控制风管的制作平整度、咬口严密性、支架牢固度;风管、水管的保温层厚度和完整性;设备基础的减振处理;风机盘管、风口的安装位置和高差。最后必须进行风量、水量的平衡调试,确保系统达到设计参数。

设备安装: 水泵、风机、冷水机组、锅炉等大型设备的安装,必须保证基础强度、中心线定位、水平度、减振措施符合要求。设备的单机试运行和联合试运行是检验安装质量的关键环节。

1.3 调试与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系统调试: 各系统必须进行无负荷和带负荷调试。包括水系统的冲洗、压力、流量调试;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温度、湿度调试;电气系统的相位、电压、电流、保护定值调试;智能建筑系统的联动调试等。调试过程需详细记录数据,并与设计值进行比对。

竣工验收: 整理齐全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材料合格证、试验记录、调试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文件等),并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按照现行质量验收规范进行现场实体检查和资料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闭环。

2.当前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各专业协同与交叉作业矛盾突出: 机电管道综合布局复杂,在有限的吊顶空间内,给排水、消防、空调、电气、智能化等管线往往“打架”,导致施工返工频繁,不仅浪费材料人工,还严重影响工期。

2.2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质量意识参差不齐: 劳务队伍流动性大,部分工人未经严格培训,对施工规范、工艺标准理解不透彻,仅凭经验施工,导致安装精度和工艺质量达不到要求。

2.4 过程资料管理与现场实际脱节: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报验单、测试报告等资料填写不及时、不规范,甚至出现“先施工后补资料”的现象,导致质量追溯性差。

2.5 设计与施工的衔接不畅: 设计图纸可能深度不够或存在不合理之处,在现场施工中才被发现,通过频繁的工程联系单进行修改,打乱了原有的施工计划和质量管理节奏。

3.提升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取系统性的管理策略,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的管控。

3.1 推行全过程精细化质量管理

事前预控: 强化图纸深化设计(BIM 应用详见下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对重难点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明确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配备足额专业的质量检查员。

事中控制: 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质量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巡视和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关键节点实行重点监控。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分析质量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事后闭环: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建立台账,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并跟踪验证整改效果,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3.2 深化BIM 技术应用,实现数字化协同管理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解决机电管线综合碰撞问题的利器。

碰撞检查: 在施工前,将各专业的BIM 模型进行整合,通过软件自动检测出管线之间、管线与结构之间的碰撞点,提前优化布局,生成综合管道图,从源头上避免返工。可视化交底: 利用 BIM 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点,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比传统二维图纸更直观、更易懂,能有效减少误解,提高施工准确性。

预制化加工: 基于精准的 BIM 模型数据,可在工厂对风管、水管、桥架等进行预制化生产,现场仅进行模块化组装,大幅提高工效和质量稳定性。

3.3 加强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

强化技能培训: 对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进行分层次、常态化的技术质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别是对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必须进行专项培训。

推行样板引路: 在大面积施工前,先做一个“样板区”或“样板段”,明确质量标准和观感效果,经各方确认后,后续施工以此为准,统一工艺,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 将质量考核结果与个人和班组的绩效奖金挂钩,奖优罚劣,激发全员主动关心质量、创造精品的积极性。

3.4 优化供应链与材料管理

严格供应商选择: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重要材料设备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从源头保证质量。

加强进场验收与仓储管理: 完善进场验收流程,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规划合理的仓储区域,对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分规格存放,做好防潮、防锈、防盗措施,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3.5 强化资料管理与信息化手段

推行工程资料信息化管理: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或云平台,实现隐蔽工程验收、材料报验、测试记录等资料的在线填报、审批和归档,确保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实现质量数据可视化: 通过信息化系统收集质量检查、整改数据,生成质量趋势分析图表,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结论: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要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绝不能仅仅依赖事后检查, 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通过强化前期策划与深化设计、推动BIM 等技术应用以解决协同 加强人员素质培养、优化材料设备管理、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构建起一个科学、系统、动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机电安装中存在的各类质量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品质,交付一个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建筑,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 张玉平.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22, 4(5): 145-147.

3] 王建国. BIM 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中的应用研究[J]. 安装, 2021(8): 62-65.

[4] 李华. 论如何加强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4): 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