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与分析

作者

夏宁

常德市畅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常德市 415000

公路工程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是延长公路生命周期、保障其社会价值得以发挥的重要手段,对于公路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基本概念

所谓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实际上就是指对于现有的公路工程开展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包括修复、维护以及保养等,确保公路的使用周期得到延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公路性能得到维护,确保公路的安全、稳定。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对应路段能够安全通车,一般而言,主要是对公路的表层做维护作业。此外,还包括一部分外围修复作业,比如,公路的排水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路基设施的修复等等。随着我国的交通事业不断壮大,而城市对于道路运输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促使公路工程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保障道路始终处于安稳通畅的状态,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而言,公路工程施工养护作业中,主要包括几个内容,比如,路基以及路面和排水等方面的修复养护,而不同的工程类型,养护的形式也各有不同,此外还要根据施工路段的地理条件、车流量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方能保障养护水平达到预期。

2.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

机制管理是保障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管理机制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机制方面,首先是缺少良好的协调性 , 导致各个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不畅,导致养护工作受到信息差的影响。其次,流程审批及管理机制的扁平化不足,这导致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多以行政命令为标准规范,决策效率受到影响,养护、修复响应机制落后,难以满足当前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因为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以传统的、固化的养护管理思路开展工作,灵活性和科学性严重不足。

2.2 养护技术相对落后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工作而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前,部分区域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技术方面的成本投入不足导致养护效果不佳。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通车辆、大载重量需求的背景下,显然传统的养护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复杂多变的需求和传统的固化的养护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这也导致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水平大大下降。技术落后是导致养护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2.3 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

在日常的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推进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管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这直接导致了养护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而且,因为职责不清晰,很难做到追究责任人。一般而言,公路工程施工养护项目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多个岗位人员参与,一旦职责划分不清晰就可能导致出现问题的时候推诿扯皮,不仅影响了施工质量,还会影响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以及工作积极性。

2.4 资源投入不足

公路工程施工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的问题是制约养护管理的一个重要维度,资源投入不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公路工程施工养护不是一锤子买卖,公路长期使用,必然有耗损,因此是维持性的投资,相对而言,周期长、资金量需求大,但因为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地区出现了养护费用压缩的情况,这不仅对道路通行的安全性有影响,而且也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当然,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区域出现了资金分配机制不合理,资金浪费的情况。第二是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当前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缺少专业技术人才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事实上,人才的专业性决定了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专业度。他们可以凭借先进的、新型的技术促使养护水平得到提升,养护质量得到提升,而相关单位因为资源专业化的投入不足,也没有很好的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很多跨学科的技术难题不能科学解决,也为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埋下了风险和隐患。

3.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的具体对策

3.1 完善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机制

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保证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质量,促使公路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注重管理体系的重构与完善。管理体系的构建基础是规范性的要求,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规范、行业的标准等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比如 IE、5S相关的管理要求,明确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流程,根据现场实际不断优化。比如,制定巡查机制以动态了解养护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有计划的进行整改;强化责任到人和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比如成本控制或者养护质量、进度管控等,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证明的激励和负面的考核最大限度调动养护人员的积极性;构建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合作,确保最大限度发挥合力促使施工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进。

3.2 强化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新技术的引入要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成熟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技术引入前做好调研评估,明确具体养护条件下技术是否可行,全面考察新技术的成熟度以及维护难度等指标。第二,明确具体的养护技术后要制定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技术原理以及设备的型号等,要与工程相互匹配保障可行性。第三,强化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操技能,开展新型养护技术应用培训并考核。第四,应用前做好试点实验,确保实效性和养护路段的独特性。此外,应用以后还要对成本效益、养护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指标做好系统化的评估。

3.3 明确划分具体施工养护职责

对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做好职责划分,构建责任体系以有效的提升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管理能力。严格责任制,对具体的参与主体明确职责,比如,道路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和养护单位负责施工,而且要从方案设计与制定到具体工程管理等全流程做好职责划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明确责任并落实到文件中,比如管理规定和协议等以明确具体流程和工作标准与职责。第二,对不同主体的质量验收职责予以明确,避免徇私舞弊,同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第三,监管部门要定期检查,评估养护工程的质量,并对不同责任主体的责任履行情况予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

3.4 加大资源投入

首先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结合区域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具体需求以及发展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调整人才结构,强化组织能力。首先是举办技术培训,设计行业各个领域比如施工技术、材料以及设备等方面,其次是提供交流机会,比如外出学习、参观、交流等,最后是拓宽技术人员的发展通道,明确岗位晋升标准和通道。此外,资金方面的投入,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有效评估工作价值,甚至与区域企业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加强资源投入保障养护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养护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公路的质量以及应用,基于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水平,从而为公路的安全、平稳通行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孙凤斌.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J]. 低碳世界, 2024, 14(06): 148-150. 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24.06.011.

[2] 朱巍 .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J]. 运输经理世界 , 2023,(08): 54-56.

[3] 师宏生 .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21, (14): 183-184. 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1.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