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郭焕
梁山县馆驿镇东田店小学 272600
摘要:本文聚焦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这一关键领域,深入分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以素养为导向的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从多维度、多层面系统地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策略,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进行佐证。旨在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素养导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素养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在设计上仍存在诸多与素养培养不相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本研究旨在探索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改变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业。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使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2.1 作业形式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大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如字词抄写、课文背诵、练习题等。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体差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后,教师通常只布置抄写生字词和背诵课文的作业,缺乏对学生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2.2 作业内容缺乏关联性和综合性
部分小学语文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脱节,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作业往往侧重于对单个知识点的巩固,没有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学科思维。比如,在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时,作业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也没有与科学学科中关于自然环境的知识相联系。
2.3 作业难度缺乏梯度
作业难度设置不合理,存在 “一刀切” 的现象。部分作业难度过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有些作业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例如,在布置阅读理解作业时,没有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
2.4 作业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方式单一,多采用对错判断和分数评定,缺乏对学生作业过程和努力程度的关注,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评价反馈不及时,不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不利于学生改进和提高。
三、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注重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口语表达、阅读分享、创意写作、文化实践等,全面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3.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作业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设计与课文相关的角色扮演、绘本创作等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改变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作业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3.4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业设计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4.1 丰富作业形式,促进素养多元发展
4.1.1 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增加实践作业的比重。例如,在学习描写动物的课文后,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并制作一份动物手抄报,介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知识。这样的作业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4.1.2 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并重
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设计口语作业,如讲故事、朗诵、演讲等。在学习完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故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通过口语作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1.3 个体作业与合作作业相辅相成
布置个体作业的同时,适当安排合作作业。例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共同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合作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2 整合作业内容,强化知识的关联性与综合性
4.2.1 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作业内容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设计,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在学习古诗词时,除了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诗词外,还可以让学生查阅诗人的生平资料,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4.2.2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了书信的格式后,让学生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这样的作业,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3 跨学科融合
打破学科界限,设计跨学科作业。在学习描写四季的课文时,与美术学科结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四季图,并配上一段文字描述;与科学学科结合,让学生探究四季变化的原因,并写一篇小论文。跨学科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4.3 设置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3.1 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
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基础层的作业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如字词抄写、课文背诵等;提高层的作业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如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拓展层的作业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如探究性作业、创意写作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作业。
4.3.2 按照作业难度分层
将作业分为简单、中等和困难三个难度级别。简单的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中等难度的作业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困难的作业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不同难度级别的作业比例。
五、结论
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作业形式、整合作业内容、设置分层作业和创新作业评价方式等策略,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作业设计体系,为培养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评估、作业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等方面展开,推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亚楠.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J].天津教育,2024,(33):186-188.
[2]陈小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文理导航(下旬),2024,(11):10-12.
[3]周小伟.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J].甘肃教育,2024,(20):125-128.
[4]曹爱卫.“三层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特点与步骤[J].小学语文教学,2024,(2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