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透传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张鑫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重庆401331
0、引言
透传(Transparent Transmission),即透明传输,指的是在通讯中不管传输的业务内容如何,只负责将传输的内容由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不对业务数据内容做任何改变。在这样的传输模式下,数据不会被修改或解析,传输过程对数据透明,接收者不知道数据在透传过程中的路径以及经过的设备。而非透传(Non-transparent Transmission)则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进行处理或封装,例如增加协议头、数据校验、数据压缩等。非透传模式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修改或解析,以满足特定的通信协议要求。
在物联网的应用中,大多数系统只需要简单、快速的数据传输,并且对数据的原始性要求较高,因此透传模式是合适的选择。透传模式在物联网里的最典型的应用场景是网关设备。网关设备作为物联网内部传感网与外部互联网沟通的桥梁,对传感器数据的上报以及指令的下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联网透传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透明性。发送端将数据打包发送,不对数据内容进行任何修改。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直接解包,不对数据内容进行任何修改。
链路层透明性。在透传传输过程中,传输链路层(如串口、网络层等)也不对数据进行任何处理,仅负责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协议透明性。透传传输不依赖于高层协议,仅在数据链路层进行传输,这使得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高层协议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针对物联网透传技术的实现进行深入研究,详细阐述透传设备开发的技术路线
1、总体设计
根据透传的定义,结合物联网网络的特点,物联网场景的透传设备应具备如下功能:
①端口映射。在计算机网络中,IP+端口可以唯一定位一台设备。透传设备的出口通常连接路由器或交换机,与外网通信,而入口端则连接物联网设备。由于入口的物联网设备可能有多台,透传设备本身只有一个IP,因此只有通过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端口区分接入的物联网设备。
②数据转发。该功能是透传设备的核心功能,其作用是将外部数据按不同的IP 端口转发到下层的真实物理端口。
③模式选择。作为网关的透传设备应当同时支持服务器模式与客户端模式。作为服务器端,出口端的链接由外部设备发起;而作为客户端模式则是由透传设备主动向其他设备发起连接。
④来源认证。为保证物联网内部设备的安全,外网连接到出口端的设备必须进行认证,防止非法设备获取数据或下发命令。
透传设备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2、服务端程序开发
透传设备通常运行在物联网内网,而为了实现双向传输,还需要一个配套的服务端程序,该程序运行在具备公网IP 的服务器上,与透传设备一起形成数据通道。其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所示的网络拓扑图中,透传设备首先需要以客户端的模式主动向服务器发起连接,服务器程序记录透传设备的IP 及端口,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其使用的端口不同。监控管理设备如 PC 或手机APP 需要与物联网设备通信时,也需要先向公网服务器发起连接,再由公网服务器将数据转发给到透传设备。透传设备根据目标端口投递到指定的物联网设备中,从而彻底实现透明传输。
3、硬件选型
开发透传设备所使用的硬件平台应满足如下需求:
① 集成外设。由于透传设备需要与物联网设备连接,且要具有网络通信功能,因此需要选用集成了I/O、网口等设备的开发板,从而无需从 PCB 制版过程从零开发。
② 应用程序开发简单。透传设备具有端口映射、数据转发、模式选择、来源认证等功能,这些功能用高级语言如C 或Python 开发比较简便,而直接使用ARM 底层代码开发则极其繁琐。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可选用微型电脑如树莓派作为透传设备的开发平台。树莓派是一款基于ARM 的微型电脑主板,以SD/MicroSD 卡为内存硬盘,卡片主板周围有多个USB 接口和一个10/100 以太网接口,可连接键盘、鼠标和网线,同时拥有视频模拟信号的电视输出接口和 HDMI 高清视频输出接口,以上部件全部整合在一张仅比信用卡稍大的主板上,具备所有PC 的基本功能。树莓派可以安装Linux 操作系统,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再安装开发环境则可以使开发变得简便。同时,树莓派支持40 个 GPIO 接口,能与传感器进行对接。
4、软件开发
树莓派平台的开发使得过程较为简便。协议解析、应用层数据服务等功能需要编程语言或框架来实现。在选型方面除了考虑能实现图 1 的各项功能外,还应当具有跨平台的要求。故本文采用 Python作为跨平台的编程语言,能很好地在树莓派上运行,编程框架可采用 Tornado。Tornado 可开发非阻塞式服务器,其每秒可以处理数以千计的连接,非常适合用于物联网领域的编程。
5、总结
本文针对物联网领域透传设备的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树莓派及Python Tornado 的技术路线。经过实践验证,其能很好地用于物联网内外的通信。
参考文献
[1]王京京.基于数据透传的电器物联网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3 (06)
[2]陈婉玲.基于串口 Wi-Fi 透传的智能云养鱼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2025 (02)
作者:张 鑫
本文依托课题:《智慧城市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校级,课题编号:22XJDXWT05。作者单位: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