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工生活服务品质提升与幸福感增强研究

作者

李月

青海油田采油三厂 816400

前言:

职工生活服务是企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职工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精准化强调从“企业端菜”转向“职工点单”;多元化强调物质、精神与发展的全方位覆盖;智慧化强调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服务便捷化与个性化;社会化则强调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扩大服务覆盖面。

1.精准化——建立需求调研与反馈闭环机制

精准化是提升职工生活服务品质的首要前提。长期以来,企业在生活服务供给中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容易出现“企业端菜、职工挑食”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满意度不高[1]。因此,通过建立需求调研与反馈闭环机制,实现从“企业猜测”到“职工点单”的转变。企业依托数字化工具,如问卷星、企业微信小程序、内部APP 等,定期收集职工的生活服务需求与满意度反馈,并将其转化为服务优化的直接依据。例如,某制造企业通过季度职工调研发现,夜班员工普遍反映食堂夜宵单一、质量不高,企业便快速调整餐饮服务,增设夜宵窗口,丰富品类,并通过评价系统收集意见,持续优化。结果夜班员工满意度显著提升,工作积极性增强。同时,调研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有数据沉淀和趋势分析。例如,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发现不同年龄、岗位的职工在服务需求上的差异,如年轻员工更关注运动健身与社交活动,中年员工则更重视子女教育与医疗服务。企业据此实行分层分类的精准服务,更能提升整体幸福感。充分发挥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桥梁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反馈渠道,保证“有诉必应”。通过精准化路径,企业的服务供给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提升实效性与职工满意度。

2.多元化——构建“物质-精神-发展”三维服务生态圈

职工生活服务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应涵盖精神关怀与成长发展。基础保障层是最直观的生活保障[2]。企业需要持续优化食堂、班车、体检等传统硬件服务。例如,结合工种特性定制化服务,如对生产岗位职工定期安排职业病专项体检,减少隐患。人文关怀层关注职工的精神与情感需求。企业可以推广员工帮助计划,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与情绪疏导服务;还可以通过兴趣社团、读书会、运动队等平台增强职工凝聚力。例如,通过“家庭日”活动邀请职工家属参观工作环境,不仅增进了家庭对职工的理解与支持,还提升了员工的组织归属感。成长支持层聚焦职工的长远发展与职业成长。企业可提供普惠性子女托管服务、教育咨询、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例如,工会与当地培训机构合作,为职工提供职业技能提升课程,不仅帮助职工考取证书,还增强了其就业竞争力。物质、精神、发展的多元化结合,企业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真正把“福利”转化为“获得感”,为职工幸福感的持续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3.智慧化——打造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

在信息化与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化已成为职工生活服务的重要趋势。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与一站式便捷服务,大幅提升职工体验感。企业开发内部 APP 或微信小程序,将餐饮预订、班车预约、体检报名、技能培训、社团活动、法律咨询等服务全部纳入其中,实现查询、预约、支付、评价的一体化。比如,“职工之家APP”涵盖了医疗挂号、食堂订餐、在线报修、工会活动报名等 20 余项功能,职工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生活服务全流程,极大提升了便捷性与满意度。智慧化平台不仅能提高服务效率,还能通过数据沉淀实现服务优化。例如,系统可自动统计哪些服务受欢迎,哪些项目冷门,从而为下一步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借助 AI 推荐系统,还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推送,让不同职工群体享受到更匹配的服务内容。智慧化平台还可嵌入积分管理与互动功能,如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可积累积分,兑换福利,增强参与积极性。

4.社会化——整合与引入外部优质资源

企业生活服务不能仅靠“单打独斗”,社会化资源的引入和整合是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3]。企业与所在社区党组织、街道办、服务中心合作,可以共享社区托幼、老年服务、文化场馆等资源,实现职工与社区居民的“双向受益”。例如,某企业联合社区开设“职工子女课后托管班”,职工解决了接送难题,社区也扩大了公共服务的受益群体。企业通过政府采购或市场化合作,引进心理咨询机构、法律援助中心、培训机构等,为职工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例如,某制造企业与心理健康机构合作,每周派驻心理咨询师到厂区,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显著降低了工伤与离职率。企业可与餐饮、商超、健身房、影院等商家建立合作,通过集中采购或团购形式,以更低成本为职工提供更丰富的福利选择。比如,某互联网公司与周边健身连锁合作,为职工办理优惠年卡,既降低了企业负担,又提高了职工满意度。

结语:

综上所述,职工生活服务品质的提升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化、多元化、智慧化与社会化四条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有效推动职工生活服务向系统化、科学化和人性化转型,从而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回应职工的精神追求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罗启莲.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打造“幸福企业”[J].社会与公益,2025,(02):102-104.

[2]张莉.聚焦职工诉求提升职工生活品质[J].人民公交,2025,(01):53-56.

[3]段文洁,刘芳,杨家辉.为职工幸福“加码”——北重集团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侧记[J].班组天地,2024,(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