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

作者

邱木春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大阳小学,364311

前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学生需要在阅读学习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分析课文结构及中心思想等内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更多阅读技巧,提升自身自主阅读能及阅读学习有消息。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丰富学生语文学识

小学语文教材与文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优秀课文或经典文学作品,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不同的文本中吸收不同的语文知识,还能逐渐在头脑中建立起语文知识体系,从而丰富自身语文学识。此外,学生能够在大量的文本阅读中汲取人生哲理、审美元素,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及健全的人格意识。

(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阅读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增长见识、解开疑惑的关键渠道,是学生形成终身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之后,就能够感受到阅读学习的乐趣,就能够使用从阅读学习中汲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渐养成终身自主阅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

(三)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

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与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效度直接关联,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良好的逻辑思维素养、获得了利用阅读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被称之为有效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之后就能花费更短的学习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升自身阅读学习有效性。

二、小学生阅读学习现状

(一)部分小学生阅读量不足

当前阶段,部分小学生在阅读学习方面存在阅读量不足的问题。小学生需要学习各学科知识,需要练习各种实践技能,这导致他们的自主阅读时间有限,阅读书籍数量不足,视野狭窄、语文知识不够丰富。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部分学生自主阅读兴趣不足

当前,部分小学生缺乏自主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持续、深刻进行自主阅读学习的动力,自主阅读兴趣的缺乏会导致学生较少进行自主阅读,或是在教师布置的自主阅读任务中态度不够认真、学习不够深刻,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及自主阅读学习有效性的提升。

(三)部分学生缺乏自主阅读方法和技巧

当前,部分小学生缺乏自主阅读方法和技巧。如,部分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中没能进行规划,自主阅读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只是走马观花的对教师推荐的书籍进行翻看,这并不利于他们积累知识和发展自身思维品质;又如,学生不懂得如何使用寻找关键词、关键句等方法提炼文本主旨思想,不懂得如何分析文本结构及描写方法,这均不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

三、如何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式自主阅读

课前预习式自主阅读学习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式自主阅读学习。教师可在学生课前预习式自主阅读学习中给予其明确的目标,教授其一定的自主阅读方法,但应避免过度干涉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预习式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拥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从而对文本进行认真的浏览、思辨与总结,在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总结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在后续的阅读学习过程中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更好的学习收获。

以《鸟的天堂》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默读、朗读等方法复述课文内容、提炼课文主旨思想。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要求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通过提炼每个段落主旨大意、将段落主旨大意进行串联的方法,完成了复述课文内容、提炼课文主旨思想的任务。此外,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了解到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记录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收获,将自己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提炼出来,以便在后续的阅读讨论学习中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相关问题。

课前自主预习式自主阅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也能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疑问,这些基础既有利于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接下来的阅读讨论学习,也有利于提升其阅读学习有效性及阅读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起自主阅读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主阅读学习之中。

(二)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深度阅读

当前,小学生常因自主意识不强、阅读经验有限等原因在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陷入瓶颈,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谨遵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深度阅读学习机会,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如,小学语文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布置恰当的自主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过程进行密切关注,当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陷入瓶颈时,教师需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助力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如下自主阅读学习任务:(1)提炼课文主旨思想;(2)分析课文结构;(3)分析五壮士的精神形象及性格特点;(4)总结课文描写方法。学生接收到以上阅读任务之后,即在小组内指定阅读计划,探讨阅读方法,交流问题思路和答案。如,某小组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提炼关键词提炼出狼牙山五壮士敢为祖国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到琅琊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和英勇的性格特点,了解课文中应用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收获了语文基础知识,提升了自身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材中包含的课文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丰富学识及提升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级段及相关部门对该年级段阅读要求为学生推荐恰当的书籍;其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其实情的阅读计划,如,规定学生需要每日完成哪些阅读任务,或指导学生使用哪种方式进行有效阅读。这有利于学生在提升阅读量、丰富自身知识视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自主阅读能力。

如,教师为学生推荐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籍,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学情制定了整本书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每日完成一个章节阅读任务,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章节内容及核心思想,并在阅读计划表上撰写阅读收获与阅读问题,教师每日组织学生通过线上共读的方式交流阅读收获与解决阅读问题,以便逐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结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教师可尝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式自主阅读学习、创设任务式自主学习活动、开展课后拓展阅读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及其自主阅读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史慧 .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J]. 天津教育 ,2025(13).

[2] 刘轩 .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七).2023.

[3] 尚立爱 .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J]. 电脑迷 ,2023(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