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助力林业资源保护的协同机制探讨
偏初次尔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雅砻江镇人民政府 615899
引言
林业资源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在生态功能方面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当前它面临过度采伐、森林火灾等诸多威胁,保护形势严峻。便民服务中心面向基层群众,贴近林业一线,了解林农需求,能在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构建其助力林业资源保护的协同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对加强保护、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便民服务中心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现状
(一)服务窗口设置与业务办理
部分地区便民服务中心设林业服务窗口,集中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林地审批等涉林业务。如广西东门镇林草监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梳理业务职能,完善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方便林农办事。在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上,优化流程,群众提交材料后短时间可拿证,提升了办事效率。
(二)技术服务与指导
针对林农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在一些适宜经济林种植的地区,如江西资溪,便民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林农提供苗木品种选育、林间管理等技术服务,通过 “线上 + 线下” 方式开展培训,线上邀请专家授课,线下召开现场培训会,提升林农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林农增产增收。
(三)纠纷调解与矛盾处理
在处理林地纠纷、林权争议等问题上,便民服务中心作用重要。如江西铜鼓县建立“三个联合”机制,即联合调查、联合登记、联合调处机制,县林业局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和各乡镇,构建县、乡、村三级林权管理服务窗口,有效化解林权纠纷。出现林权纠纷时,相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核实权属依据,运用先进技术实地勘界,明确权属,签订调解协议,避免矛盾激化,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四) 宣传教育工作
许多便民服务中心利用自身贴近群众的优势,开展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四川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林业服务窗口通过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广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林业政策法规和生态保护知识,提升群众对林业资源保护的知晓度和参与保护的主动性,营造了全民参与林业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便民服务中心助力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合作机制不完善
虽部分地区开展了部门联合行动,但便民服务中心与林业、自然资源、司法等相关单位缺乏常态化、制度化协同合作机制。处理复杂林业问题时,易出现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情况,影响工作效率和保护效果。如林地征占用审批,涉及林业和自然资源部门不同环节,因协同机制不健全,可能使林农来回奔波、审批周期延长。
(二)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大多并非林业专业出身,在林业资源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面对林农复杂的技术咨询和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难以提供精准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新型林业病虫害的识别和应对方法了解有限,无法及时帮助林农解决问题。
(三)信息沟通与共享不畅
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涉及大量信息,包括林业资源数据、政策信息、林农需求信息等。但便民服务中心与上级林业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及林农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这导致政策信息传达、林农需求反馈、林业资源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例如,林业部门出台新补贴政策,便民服务中心未能及时获取并传达给林农,影响林农享受政策红利。
(四)资金投入不足
开展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技术培训、设施建设等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目前便民服务中心在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有限,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例如,一些便民服务中心因缺乏资金,无法购置先进的森林防火监测设备,难以实现对林区的实时有效监测。
三、构建便民服务中心助力林业资源保护协同机制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协同合作机制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制定职责清单,明确便民服务中心、林业、自然资源、司法等部门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职责,如林业部门管森林资源与执法、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林农与反馈信息、自然资源部门管林地等,避免推诿。
建立定期沟通协调会议制度:地方政府牵头,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林业资源保护协调会,如每月或每季度开会,研究重难点、定方案、明确责任部门与时限,共同解决问题。
构建联合工作小组:针对森林火灾扑救、重大林业病虫害防治、林权纠纷调处等紧急复杂工作,成立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如遇森林火灾,林业、便民服务中心、消防等部门协同作战,提升应急能力。
(二) 加强专业技术力量建设
开展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参加林业专业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和骨干授课,内容涵盖林木培育、森林保护、政策法规等。如每年安排2 - 3 次集中培训,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人才引进与交流:通过招聘等方式充实林业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加强与林业部门、科研院校的人才交流,选派人员挂职学习,邀请专家指导,拓宽视野、提升业务能力。
建立技术支持网络: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林业技术支持网络。线上搭建咨询平台,供林农和工作人员咨询、专家解答;线下设服务热线,安排专人提供指导。
(三)强化信息沟通与共享
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开发统一的林业资源保护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林业资源数据、政策法规等信息。便民服务中心、林业部门等相关单位通过平台实时共享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如林农提交林权变更申请后,信息自动同步,便于后续审批。
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建立多渠道信息传递机制,除信息共享平台外,还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向林农推送信息。同时,便民服务中心设信息收集岗位,收集林农反馈并传递给相关部门。
定期开展信息更新与核查:各相关部门定期更新和核查林业资源数据等信息,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如林业部门每季度更新森林资源数据,便民服务中心每月核实林农信息。
(四)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
争取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加大对便民服务中心林业资源保护的财政投入,设专项经费用于宣传教育、技术培训、设施设备购置等,如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专项资金并逐年按需增加。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财政投入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可通过设立林业产业发展基金、开展项目招商引资等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如鼓励企业投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并给予政策优惠和税收减免。
合理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流程,确保合理高效使用,定期审计和公示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防止滥用和浪费,如每半年审计资金使用情况并公开结果。
四、结论
便民服务中心在林业资源保护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面临诸多问题。通过构建协同合作机制、加强专业技术力量建设、强化信息沟通与共享、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等措施,可发挥其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形成各方协同、高效运行的保护格局,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开展,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未来,随着协同机制完善优化,便民服务中心将在林业资源保护中发挥更大价值,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杨杰, 覃池萍, 任晓冬, 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机制与对策 [J]. 贵州林业科技 , 2024, 52(1):67-72.
[2] 游丰, 崔东阳, 程相称, 等. 林草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 河南农业 , 2024(22):51-53.
[3] 刘启菊 . 生态保护与林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对策 [J]. 低碳世界 , 2025,15(1):169-171.
[4] 王悦盈, 韩文茜, 胡美玲, 等. 生态高水平保护与林业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问题及策略 [J]. 现代农业研究 , 2024, 30(6):7-12.
[5] 徐来仙 , 何友均, 艾训儒, 等. 基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森林可持续管理 [J]. 生态学报 , 2024, 44 (04): 1347-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