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王巍 穆鹏丞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11014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教育部多次提出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强调服务型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学生在社区中所产生的各类日常行为数据也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国内对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社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一、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价值内涵和育人功能
高校应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以生为本”办学治校理念,不断整合育人空间资源,创新打造依托人工智能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矩阵。
(一)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推动教育管理创新
首先,将人工智能理念融入到一站式社区的工作中,利用机器学习分析学生行为数据(消费记录、图书馆借阅、网络行为等),建立需求预测模型,提升个性化服务的管理效能,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其次,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校园资源搜索引擎,学生用自然语言提问(如“如何申请留学?”),AI自动关联政策文件、往届案例、导师联系方式等。根据兴趣标签(学术竞赛、社团活动)、行为数据(讲座签到记录)推荐志同道合者,促成学习小组或项目团队,达到精准资源匹配与社交赋能。
(二)促进跨学科理论融合
高校一站式社区可通过AI技术成为跨学科理论融合的“智能孵化器”:从知识整合、资源匹配到教学实践、创新孵化,打破学科壁垒,激发交叉创新。通过利用AI的自适应学习技术,为学生定制跨学科学习计划。例如,文学专业学生若对“数字人文”感兴趣,AI可推荐渐进式学习路径,并匹配相关实践项目,为有需要的学生规划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三)提升学生管理效率,增强学生归属感
利用AI实时分析学生的课程成绩、作业提交质量、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对比同专业平均水平,生成“学业健康度”评分。例如,发现某学生“高等数学”作业错误率持续高于班级 60% ,自动推送定制化习题集和助教辅导预约链接。通过AI将学生的重要动态(如获奖、重大违纪)实时同步给家长,同时保护隐私。例如,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时,AI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成长喜报”推送给家长,增强家庭参与感。迎新季时,AI根据新生录取专业、家乡地域等信息,定制“校园探索地图”(如推荐家乡风味食堂、同专业学长联络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服务,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
在一站式服务大厅方面,可运用OCR技术自动识别学生证、成绩单等材料,智能校验申请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在学生事务审批方面,自动审批常规事务(如休学、补办证件),异常情况转人工,缩短审批周期。在学业预警与干预方面,通过AI分析课堂出勤、作业完成质量、考试成绩等数据,对潜在挂科风险学生自动推送辅导资源(如错题集),并联动辅导员进行个性化沟通。
二、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挑战和困境
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部分高校已开始试点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使“一站式”学生社区充分发挥育人实效,需要系统性考察学生社区数智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技术适配性与系统整合难题
高校现有管理系统(如教务、学工、后勤等)可能存在数据接口不统一、平台碎片化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如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系统)需与多源系统深度集成,若技
术架构不兼容,易形成“数据孤岛”,影响服务效率。例如,学生社区的智能报修系统若无法与后勤管理系统实时对接,可能导致维修响应延迟,反而降低用户体验。
(二)技术工具与人文关怀的失衡
过度依赖AI技术可能导致师生面对面交流减少,削弱社区的情感联结功能,与“一站式”社区强调的“浸润式育人”目标相悖。例如,学生在心理辅导场景中更倾向于与真人辅导员沟通,AI聊天机器人难以完全替代情感支持。
(三)跨部门协同与权责划分模糊
“一站式”社区涉及学工、教务、后勤、信息化等多部门协作,AI技术的引入需要重新定义各部门的数据权限和管理边界。若缺乏统一的治理框架,可能出现“数据推诿”(如数据归属争议)或“重复建设”(如各部门独立开发相似AI系统)。
三、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应用措施
针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从精准服务、智能管理、数据治理三个维度切入,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构建“智慧化、个性化、可持续”的社区生态。
(一)精准化服务:AI驱动“一人一策”
整合学业成绩、社团参与、消费行为等数据,生成动态学生画像,AI自动识别学业风险、心理异常、经济困难等,触发精准干预。例如通过图书馆座位预约时长+课程出勤率,AI识别“隐性学业困难生”,推送学习小组匹配或导师帮扶。部署多模态AI助手(如语音/文字交互),覆盖高频事务(证明开具、政策咨询、宿舍报修),其余复杂需求自动转接人工并标记优先级。
(二)智能化管理:流程再造与效率跃升
建立自动化行政流程,自动审核奖学金材料(比对成绩单、奖惩记录)。关键流程(如贫困生认定)数据上链,确保透明可追溯。资源动态调度教室、活动场地,AI根据历史使用率、课程表、天气(户外活动)预测需求缺口,实时调整开放策略。宿舍水电数据联动物联网设备,AI识别异常消耗(如长明灯),自动触发节能模式。
(三)数据治理:构建决策系统
实时舆情监测与响应,分析校园论坛、表白墙等内容,识别热点话题(如食堂涨价、宿舍搬迁),辅助制定沟通策略。跨部门协同决策,建立治理知识图谱,关联教务、后勤、就业等数据,例如:发现“实习率低→相关课程评分低→教师教学反馈”的关联链,针对性优化培养方案。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以数据贯通打破管理壁垒、以智能场景创新拓展育人维度、以协同治理优化服务体验。通过持续优化“数据-场景-治理”的闭环体系,最终实现从“数字化管理”到“智能化育人”的跨越,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新范式,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源零浪费、服务零延迟、治理零盲区。
参考文献:
[1]王彦,何兆强,马耀鹏.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3(14):13-19.
[2]杨智勇.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7):145-150.
[3]王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究[J].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28(3):97-100.
[4]徐崇君,等.高校学生社区德育工作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8):74-77.
[5]谭贻尹.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