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作者

王粉香

会泽县外出务工人员昆明工作站

会泽县是云南省第三人口大县,国土面积 5886 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 95.7% ,辖25 个乡(镇、街道)370 个村(社区),总人口 107.4 万人,农村劳动力 59.61 万人,实现转移就业 45.2 万人。2016 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21.06 万人次,带动就业28.17 万人次,极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致富能力,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会泽县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充分把握资源优势与不足,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方式进行科学设计,以便实现良好培训效果。

2、产业支撑原则

对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应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基于县域主导产业、特色经济等,确保劳动力向合理产业布局转移,形成全新产业群落,逐步调整产业结构[1]。

3、市场主导原则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确保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防止劳动力市场出现供需矛盾。

4、可持续原则

在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还应树立长远眼光和目标,不仅提高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明确其未来发展趋势,还应重点把握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避免产业发展影响环境质量、生态破坏。

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策略

1、做好宣传工作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为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完善培训体系建设,创设良好培训氛围。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利用多元化媒体手段对职业培训内容的重要价值、意义进行介绍和展示。同时组织开展专家讲座、培训体验等,通过农民亲自体验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应与时俱进,积极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借助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农村劳动力推动培训信息,并且深入报道优秀典型人物实际,让广大农民群众可以真正明白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地位,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热情。此外,积极宣传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未就业人员的择业观,使其能够自愿就业创业,树立致富的信心。如会泽县乐业镇,通过院坝会、入户动员、张贴公告等形式[2],深入村户开展就业政策、技能培训政策以及培训项目宣传,确保农民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

2、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形式

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以及创业培训等,使劳动者的个性化就业需要得到满足,并强化其求职能力、转岗转业能力、稳定就业以及成功创业的能力。会泽县下属乡镇实施分片包干、镇村干部协同配合的方式[3],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想法和就业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农村劳动力具体职业技能、就业想法,系统化总结培训实际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课程、时间等进行调整。针对农民文化水平、技能等开展相应的培训学习,对于文化水平低且没有技能的农民,可以教授一些简单易学的基础技能;对于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可以针对性提升其技能,或是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可以重点组织其开展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此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以使农民对市场情况、创业技能进行了解,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时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建设项目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和平台。政府部门也应加强重视,通过多样化措施强化培训效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高质量就业与创业。

3、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供给格局

政府应积极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供给格局,密切与企业、职业院校合作,调动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以及企业等各类职业培训载体积极性,实现各部门资源有效整合,带动就业与创业,强化培训效果,不断拓宽培训范围。同时采用“理论+实操”的培训教育模式,通过基础知识讲解、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等方式让农民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自身职业素养。如会泽县在 2024 年 12 月 2 日开展2024 年劳动密集型企业定向培训,62 名农村劳动力参加焊工班和服装裁剪及缝纫班培训,培训前与县内优秀企业对接,培训即入职,结业即就业,帮助学员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实现增收致富。

4、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基于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重点开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工作[4],结合新时期新业态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如会泽县者海镇开展种植、养殖、就业、创业等实用技能培训,因人、因产、因岗实施培训,系统化组织包括肉牛养殖、照明电路安装、电子产品装配培训、手工电弧焊、厨师烹饪、穴位按摩等技能培训,以就业创业为目标,使不同劳动力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必需等调整培训内容,让更多农村劳动力能够在新的职业中就业创业,走上成才致富之路,也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结束语:

总之,通过科学化、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自身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转变其就业创业观念,提高其就业和创业能力,在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同时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宾芝映.蒲江县:实施五大就业行动 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J].四川劳动保障,2022(8):50-50.

[2]江志新.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技术探讨[J].名城绘,2020(9):1-1.

[3]易湘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方式及效果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50.

[4]杨志军.青浦区推进乡村振兴 促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J].上海农村经济,20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