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完美融合
柴丽丽
山西省阳城县第二中学校 048100
数学是以符号和公式为主的学科,理科性较强,知识体系相对抽象[1]。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然而不论是知识原理还是问题解决过程,这些都存在一定的动态过程性特征。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进阶式优化,过去二维模式的信息呈现、口令式的功能支持,逐步向三维立体化、智能化演进。其功能的强化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效用不断提高,不仅在资源供给上占据优势,还可有效节省课堂讲解时间,使课堂时间得到合理分配、高效利用,从而提高课堂的灵活性与教学效益。新形势下,科技成为时代特征,各类先进技术不仅推动着各行业领域的转型,更是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全面覆盖,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适应时代的必要条件。通过完美融合高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在学习时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从而加快其对时代的适应力,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
(一)技术赋能,重构教学场景
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纯理论化的知识讲解方式、解题指导教学,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思维,但要想实现思维进阶则存在一定难度。通过有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则可以挖掘技术优势,对静态、抽象的数学符号、公式等知识点进行转化,重构教学场景。学生在技术赋能下,可以直观感受知识的形成、提炼及应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深度认知[2]。
以人教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A 版)中的“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希沃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活化”该部分知识点。通过播放视频片段——宇宙飞船在三维空间中航行,进而引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动机,如“怎样准确描述飞船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和方向?”等,借此引出本节课主题“空间向量”。继而利用几何画板,在三维坐标系中动态演示空间向量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VR 教学资源库,引领学生进入虚拟的三维空间场景,为学生提供自由操作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近距离”接触中,通过多角度观察向量,增强对空间向量的直观感受。
(二)实践突破,创新教学模式
实践不仅可以检验理论,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新形势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融合,可以将传统的实践模式进行转化,以突破过往教学局限,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的同时,助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课程知识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教学场景。
例如,在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A 版)中学习“指数函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技术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数学概念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围绕“指数函数”,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这一数学知识点的情节提点,进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应的视频,如跳水视频,借此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与此同时,搭配几何画板,动态生成不同底数的指数曲线。通过这种“双线融合”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在两种动态演示图像中,可视化地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控图像变化规律,归纳出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设的场景丰富且体验感更强,除函数教学之外,针对立体几何部分的知识点,则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虚实交互”实验,让学生在技术赋能的虚拟空间中感受立体几何,创造性地实现实践性学习。
(三)个性学习,实现精准教学
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此类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支撑。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技术与系统可智能化推送教学资源,实时跟踪并反馈学生的学习行为。这对实现个性化学习、精准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基于专业的软件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科学化地调整教学,包括教学进度、教学重点等,使课堂由“经验导向”转向“证据导向”。
以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A 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为例,一些学生易对这两个概念混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平台中围绕该部分知识点进行练习。系统通过对学生练习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可自动生成相应的错题集与强化方案,基于系统对错题共通点的归集与解释,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自身问题所在,快速提升概念理解与辨识能力。而教师在系统后台,则可以实时获取全班知识点掌握情况,精准把控学生的学习困境,从而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完美融合既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亦可引领学生快速适应时代需求,助力学生向新型人才发展,兼备科学知识体系与良好的信息素养。二者完美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学实效的体现,教师要以新形势为导向,紧扣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优势。通过重构教学场景、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精准教学,以构建高中数学教育新生态,培养更多兼备数学与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段贵鹏.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4,26(08):176-178.
[2]沈明强.深度学习视域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学园,2023,16(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