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工程改造的影响和作用
王星博
铁岭浩图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引言
环境监测可以对当前环境变化进行科学、全面的监测,充分掌握本地区的实际环境状况。因此,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改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此外,环境监测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际作用。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的实用价值,这对我国的环境建设和环境改造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一.环境工程改造的相关污染
1.水体污染控制
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的改造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地为污水的改造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科学方法,实行全面控制,及时处理。
2.大气污染控制
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环节,必须通过环境监测确定污染的确切位置。此外,在此过程中,必须计算修复后应恢复的正常值,然后进行具体的环境工程改造。从需求出发,实施污染源综合治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局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3.固体废弃物处理
对于固体废物的处理,有关部门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具体的工作环节,需要环境监测部门规范相关指标和标准,然后由工程改造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垃圾进行详细处理。主要体现在热处理、压缩处理和加工处理等方面。
4.噪声污染控制
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噪声污染具有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例如,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发出的噪音,家用电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或交通运行时产生的各种噪音等。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和对策。对于密封性较强的室内空间,较常用的控制方法是吸声和隔声。对开放性强的空间进行技术优化改造。
三、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改造的促进意义
1.了解地质情况
在进行环境工程改造工作时,要深入了解具体区域的地质构造,保证施工过程不受地质条件的干扰。例如,在城市地区建设绿色建筑时,施工单位必须对建筑所在位置的地质结构有详细的了解。这可以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正确的指导。深入了解具体区域的地质条件,可以有效地保证环境工程改造工作的合理性,使各种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收集数据资料
要想更好的实施环节工程改造计划,就需要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为其提供勘测过程中收集而来的实用数据资料,尤其是具体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规律。比如,在环境工程改造具体的园林景观时,环境监测部门就可以为其收集有关的气候信息资料,为环境工程部门选取适合的植物景观提供了详细精确的参考标准。
3.正确指导改造施工工作
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施工是环境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效用,其主要体现在通过指导施工必须让工作人员依照工程图纸的设计要求来完成各项施工工序。比如,针对高速公路周围环境设立的“隔音带”,较为常见的措施是种植高杆植物来构建一个“防护墙”,以此达到隔绝噪音的目的。
4.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针对环境监测的所有环节,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要想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水平,就需要不断规范环境监测质量制度,以此来提升环境监测的基础能力,从而推动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
4.1 精确分析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根基和技术后盾,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其产生结论的客观性直接影响着环境决策的准确度,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资料是监测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是能否全面判断出环境问题的根本保障,环境监测的根本目的就是收集详细真实的监测数据和信息。
4.2 质量监管
环境监测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物减排监测等,监测部门在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时,还需要严格把控监测的质量。针对环境监测的每个工作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及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等。
4.3 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通过在监测工作中对各环节、各部门和实验环境的客观条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在监控部门内定期实施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纠正,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5.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管理是推动环境工程改造工作的有力途径,对推动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将环境监测工作和环境工程改造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对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湖南.探究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途径[J].低碳世界,2020,10(06)
[2]王津津.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
[3]李迎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