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探究
虞佳旻
常州市正衡中学
摘要:大单元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了整体性、递进性、生成性、系统性、联系性几个方面,注重整体设计、整体实施和整体评价,并强调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形式构建教学坡度,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学习知识,全面掌握学科知识。在大单元背景下设计作业,需明确作业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相一致,并注意系统构思作业内容,体现实践性和情境性。本文,将以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后作业为例,详细阐述大单元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大单元;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道德素质,还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更利于通过整体设计、系统安排作业内容清楚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再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学情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整合单元内容
整合单元内容设计课后作业,可帮助学生系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了确保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大单元教学目标相一致,需注重全面解读单元教学内容,再在保证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基础上设计作业,让作业全面覆盖单元内各个知识点。在本单元教学时,为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对单元核心知识点的学习,可为学生设计一个制作思维导图的作业,要求学生以“理解权利义务”为中心主题,通过回顾教材系统梳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点。具体绘制思维导图时,启示学生设计“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多个分支,再对各个分支加以完善,补充出具体的知识点和案例。制作思维导图时,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对思维导图作品展开个性化设计,填充颜色、图表、链接等元素。当学生完成了思维导图作品以后,要求他们以纸质版的形式提交作业,再从内容完整性、逻辑清晰性、个性化程度、反思和总结等多个方面入手针对学生作业内容进行评价。通过整合单元内容设计思维导图制作类作业,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归纳总结单元知识,让学生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丰富作业层次
大单元背景下的层次性作业设计更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且利于精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因而,在设计作业时需遵循学生实际水平,为他们布置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难度不同的作业。对于基础层作业的设计,重点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提高层作业的设计主要是深化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拓展层作业的设计则需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本单元教学中,可基于大单元背景下为学生设计基础理解层、应用实践层、拓展提升层几个层次的作业。对于基础理解层作业的设计,以知识点梳理、基础选择题为主。如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遵守宪法和法律;B、劳动权;C、依法纳税;D、受教育权。对于应用实践层作业的设计,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践作业等作业内容为主。如为学生出示这样一段案例材料:某中学生小明在微信上发布了一条侮辱他人的朋友圈,被警方依法处理。针对这则案例,要求学生分析:1、小明侵犯了他人的哪项基本权利?2、小明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对于拓展提升层作业的设计,以时政评论、专题研究、思辨讨论等作业内容为主。如为学生设计“青少年犯罪与权利保障”、“网络环境下的公民隐私权保护”等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专题,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专题展开深度研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布置这样的层次性单元作业,可促使学生全面深入掌握本单元知识。
三、关注学生兴趣
作业是巩固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效果,要注重关注学生兴趣点布置作业。首先,要尽量减少书面作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闯关游戏、口头作业、生活化作业、情境性作业等不同形式的作业。其次,要紧密联系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设计作业,激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本单元教学时,可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布置一项模拟法庭作业,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度理解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体布置作业时,可紧密联系本单元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权益争议”、“网络侵权”等多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再要求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案情需要自行准备法袍、律师袍、证据材料等道具,并分别扮演成公民、法官、律师、检察官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模拟法庭展开角色扮演,根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进行陈述、辩论、裁决。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一份角色感悟,阐释自己的体验、收获和不足。通过布置这样一项大单元背景下的课后作业,加深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并以此提高了学生法治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
四、融入实践元素
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注重实践性,以便于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具体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紧密联系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为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作业、社会调查作业、志愿服务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本单元教学中,可以“公民对权利义务的认知与践行情况”为主题为学生布置一项社会调查作业,明确其调查目标为1、了解不同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的公民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知程度;2、分析公民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3、探讨公民提高权利义务意识的方法。同时,明确其调查内容包括了1、公民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程度;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3、公民对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应对措施;4、公民对提高权利义务意识的建议。有了相对明确的调查方向以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保证每组有4-5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并将社区居民、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利用好课余时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好调查对象,再以线上、线下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公民对权利义务的认知程度和践行情况。通过布置这样一项课后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还利于锻炼学生调查研究、数据分析能力,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综上可知,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为了优化设计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要注重整合整个单元教学内容,以整体设计、系统安排作业。同时,要注重体现单元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由此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为课程教学发展奠定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植林.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24,20(3):64-66.
[2]刘芳.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4(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