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张欣 王涛 汪沛欣 杨泽钧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201109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随着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科技成果面临被侵权、被滥用的风险日益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保障创新主体权益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有助于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还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因此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概述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连接创新与市场的重要保障,通过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种形式,知识产权将科技成果法律化、资产化,确保创新成果在转化和应用过程中不被侵权和滥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助于激励科研人员和企业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效率,同时增强科技成果的市场竞争力和商业价值,然而当前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仍面临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侵权成本低等问题,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能力,推动科技成果顺利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效转化[1]。
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法律法规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完善法律法规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保障,当前尽管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法规仍不够完善,存在立法层次低、条款操作性弱、与国际接轨不足等问题,为此王国应进一步细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专利申请、技术交易、成果归属、权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同时我国应加快修订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加强与国际规则的协调,提升法律的系统性与前瞻性,切实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2]。此外,完善法律法规还需注重提升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水平,针对当前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周期长等问题应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打击力度,缩短审理周期,提高赔偿标准,形成有力的威慑效应,政府可以鼓励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或法庭,提升案件审判的专业性和效率,同时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仲裁与调解机制,为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争议解决渠道,通过构建完善、严格、高效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科技成果的合法权益,还能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顺利转化。
(二)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是实现有效保护的关键前提,当前部分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忽视专利申请、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布局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与市场价值,针对这一现状应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日常培训体系,普及专利申请、版权保护、商业秘密维护等基本知识,增强创新主体在研发初期的保护意识,防止成果在尚未转化前即被侵权或流失,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介传播知识产权案例与法规政策,营造尊重创新、崇尚知识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知识产权意识还需推动创新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中主动布局和运用知识产权,企业应根据自身技术发展方向制定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提前规划专利组合与保护路径,提升核心技术的独占性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成果孵化、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关键环节应重视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与风险防控,确保相关权益清晰界定、合理分配,防止因产权归属不明引发纠纷,通过持续强化知识产权意识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水平和商业转化能力,为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建立专业服务机构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建立专业服务机构对于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涉及专利申请、技术评估、市场推广、法律合规等多个环节,专业性和复杂性较强,单靠科研人员或企业自身往往难以全面应对,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建立集知识产权咨询、代理、评估、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提供全流程、专业化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企业可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科技成果提供精准、高效的转化服务,打通科技与市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此外,专业服务机构的建立还应注重多元化与国际化发展,针对不同类型和领域的科技成果,服务机构要细分业务方向,形成专利检索与布局、成果评估与价值挖掘、技术转移与交易撮合等特色服务,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与专业性,服务机构面对全球化的知识产权竞争格局还应具备国际知识产权申请、维权和运营的能力,帮助创新主体开拓国际市场,提升科技成果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构建完善的专业服务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能大幅增强知识产权的实际保护效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成果转化机制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转化效率的关键举措,现有的成果转化机制在权属界定、利益分配、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低,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健全科技成果权属管理制度,明确创新主体的产权归属,简化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干预,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激发他们的创新与转化积极性,同时政府应建立高效透明的成果转化流程,确保知识产权在转化过程中的权利清晰、保护到位,防止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权利流失或纠纷。政府可以将优化成果转化机制还需加强资源整合与服务支撑,通过应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成果转化平台,集聚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资源,推动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的结合,提供全链条支持,提升转化项目的成熟度和市场化水平,此外企业可以鼓励探索多元化转化模式,如技术许可、作价入股、联合开发等,满足不同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提升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和转化效益。
三、结语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建立专业服务机构、优化成果转化机制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防范侵权风险,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未来政府应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动社会持续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 南 南 .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过 程 中 的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与 管 理 [J]. 新 浪 潮 ,2024(29):0029-0030.
[2] 吴悦婷.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J]. 中国科技投资,2024(9):65-67.
张欣,女,1981 年 8 月出生,工作单位:,工程师,项目管理与产业孵化,主要方向:低空经济和室内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