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ST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实现摘帽的案例研究

作者

王琦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一、引言

2023 年,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和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但我国资本市场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被中国证监会“戴帽”的 ST 公司,出于保护市、高管薪酬和筹资等动机,采用了盈余管理的方法。其次,随着撤销风险预警的衡量标准变得宽松以及监管部门和审计机构为公司扭亏为盈创造空间,盈余管理在ST 公司中的使用也愈发频繁。上市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手段这一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对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谎报公司真实经营状况,迷惑了投资者,损害投资者权益;对资本市场而言,经营状况不佳的公司充斥市场,易引发市场混乱,造成资本市场不稳定并影响其发展。

二、ST 公司背景介绍

新集公司,是安徽省四大煤炭企业之一。公司 1989 年 12 月开发建设,原为淮南市地方煤矿企业,1994 年转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从地方企业转变为中央企业。2007年12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 601918,2024 年1 月 30 日股票收盘价5.93。2016 年,中国煤炭能源集团要约收购*ST 新集,随后被划入中煤集团管理。该公司是一家以采煤为主,煤电并举的国有能源企业,目前在皖、赣两地均有工业及工程。截至2022 年末,该矿区已探明储量达 101.6 亿吨,仅剩 89 亿吨。目前,公司拥有矿山5 对,年产能力为 2350 万吨。公司当前控股煤电总装机666 万千瓦,主要为在运的板集电厂一期 (2×100 万千瓦)和新集一矿、二矿两座低热值煤电厂,在建的板集电厂二期( 2×66 万千瓦),拟建的上饶电厂( 2×100 万千瓦)。参股宣城电厂(63 万千瓦 +66 万千瓦)。

下表1 为新集公司的财务状况。2012 年-2016 年新集公司资产规模除 2014 年外逐年下降, 2015 年较上年下降幅度达到了 29.8% ;负债规模逐年上升, 2016 年较 2012年上升幅度达到了 62.54% 。根据上诉资产负债数据的变动情况来看,2012 年至 2016年期间,新集公司的经营效率较低,资产规模下降趋势明显,债务数量攀升趋势也较显著。2012-2015 年度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下降,主营业务成本除 2015 年以外逐年上升,导致主营业务成本率逐年上升,2013 年、2014 年和 2015 年分别同比增长 35.78% 、94.76% 和 12% 。2016 年较上年则同比下降了 41.81% ,主要是因为公司出于尽快摘掉 ST帽子的目的,利用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操纵实现的。

表1 新集能源 2012-2016 年资产负债情况(单位:万元)

三、ST 公司戴帽过程

2012 年至 2016 年,全球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国际煤价下跌,而供应过剩的局面正在逐步恶化。众多煤炭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压制,甚至部分公司面临退市、破产和倒闭的困境。其次,在需求萎缩和价格下滑的压力下,全球煤炭行业进行了重组和整合。有些公司采用并购的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一些老旧的煤矿关闭或降低产能。再次,各国开始采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最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对煤炭的需求,直接导致中国煤炭需求的下降,煤炭行业的不景气。总体而言,需求下降、价格下滑和环保压力增加等因素共同推动着全球煤炭行业发生了许多重大改变。

新集公司属于我国大型煤炭企业,2013-2016 年新集公司净利润逐年下降,2014 年和2015 年净利润为负值,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5 年年报公布后,新集股份将对其进行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 ST 戴帽。2016 年 4月29 日停牌一天,2016 年 5 月 3 日起正式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且股票价格日涨跌幅由10% 下降为 5% 。同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块中进行后续交

易。

四、ST 公司脱帽过程

ST 新集公司若在2016 年净利润仍为负值,则连续三年亏损成立,将被强制退市。于是,公司为保住稀缺的上市资格需要在 2016 年实现净利润为正值,摘下 ST 的帽子。经董事会商讨决定具体方案有,通过停产新集一矿、关闭新集三矿影响设备维修费用降低;实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减少工资的发放,减少人力费用;通过清除外部团队来降低外包工程投入,降低吨煤洗选费的价格来降低洗选费,降低临源工人的工资来降低临源劳动力的价格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对下属刘庄煤矿 2016 年度的安全生产支出,暂停支付;另外,从 2015 年 7 月起,由于对其进行了财务估算的调整,对村落迁移的成本按照矿山的剩余可开采储量进行了分期,并且因为煤炭的出力降低,对煤炭的提取和运输也有一定的作用。公司希望通过上述措施,实现 2016 年净利润为正的目标,实现摘帽、保住上市资格。

2016 年 ST 新集公司成功实现净利润为正,收益为 0.09 元/股,营业收入为 54.04亿元,相比较 2015 年,营业收入增加了 6.25 亿元。通过对 2016 年年报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审核,该财务数据真实有效,达到了被证监会摘下 ST 的要求。公司于 2017 年 3月 16 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了解除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并于三月二十三日被上海交易所受理,并将其从风险警示类中剔除。

五、ST 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一)资产变现

观察 ST 新集摘帽前后的利润表不难发现,资产处置收益项目波动巨大,而资产处置是可以直接影响公司净利润的。2014 年和 2015 年资产处置收益分别为 315.62 万元和2536.94 万元,2016 年该项目达到了 25117.83 万元,远远高于前两年数额。但 2017 年该项目值又下降为 643.81,这显然属于有意地处理资产来提高当期净利润地行为。

(二)政府扶持

新集公司作为安徽省四大煤炭企业之一,产生了巨大的能源供应,解决了众多就业问题,缴纳了可观的税费津贴,减轻了政府压力,是我国重要企业之一。于是,在ST新集面临退市风险时,政府便会出手相救,主要通过给予税收优惠、低息贷款、免费资助等。政府帮助 ST 新集实现净利润为正的目标,继而保住上市资格、积极经营,带动经济和就业。

(三)控制成本

在被戴帽的前两年,ST 新集的营业成本在 2014-2016 年逐年下降,营业收入在2014-2016 年也是逐年下降。在关键的 2016 年,营业收入相比前两年有所上升,涨幅13.08% ,营业成本相比较前两年却是大幅度下降。跌幅 33.73%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变化幅度相差甚远这一反常现象就表明ST 新集是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净利润的。

六、结论

通过对ST 新集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来研究戴帽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实现脱帽的动机、手段以及后续的经营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主要两个研究结论有:ST 公司使用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有目的的操作行为,如保市、薪酬和融资等;通过盈余管理实现摘帽后,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并不会立马改善,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仍然存在问题。

对政府和监管机构而言,应制定合理的退市制度和加强对外部审计的监管力度;对公司来说,建立合理的管理者激励机制、注重企业自身长远发展以及顺应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是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良药。

参考文献

[1]. 吕睿钦.退市新规下 *ST 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D].广州大学,2023.

[2]. 郑翕俏 Ω*ST 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22.

[3]. 何静怡.ST 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分析[D].东华大学,2021.

[4]. 王茜.ST 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21.

[5]. 陆星忠.ST 公司盈余管理型摘帽对其市场绩效和长期业绩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4.

[6]. 刘勤兰,蔡瑜.ST 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0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