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柠檬:产业优势背景下在营销方面的破局之道
宋思蕊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安岳县作为“中国柠檬之都”,其柠檬种植规模、产量均占全国的 70% 以上,2004年安岳柠檬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 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1],2020 年安岳柠檬入列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柠檬)产业园,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几年,柠檬市场因健康水果需求增长而向好,但安岳柠檬存在品牌影响力不足、市场份额待扩等营销问题。研究其营销策略优化,对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促进农民增收及区域经济发展具重要意义。
一、安岳柠檬产业优势分析
1.1 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柠檬产业的“半壁江山”
安岳依托独特地理条件和产业积累,成为中国柠檬核心产区。截至2024 年,全县柠檬种植面积52 万亩、年产量 48 万吨、产值 152 亿元,规模远超国内外其他产区。通贤镇、文化镇等核心区标准化基地连片,单株产量较传统种植提升 30% ,机械化采摘率达到 60% ,构建起从苗木培育到产后分拣的全链条规模生产体系,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1.2 生态禀赋:北纬 30∘ 的“黄金种植带”
安岳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7.6∘C ,无霜期长达326 天,年日照时数 1300 小时。紫色钙质土壤占比 82% ,富含硒、磷、钾等微量元素,果实香气物质含量提升 23% 。与广东、广西等产区相比,安岳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使得柠檬果实的柠檬酸含量稳定在 6.5%-7.8% 之间,高于国家标准的 5.5% ;维生素C 含量达 58.5mg/100g ,香气物质柠檬烯含量比普通柠檬高 20% 。这种独特的生态禀赋造就了安岳柠檬“皮薄、汁多、香气浓郁”的品质特性。
1.3 产业集群:从“卖鲜果”到“全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安岳已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一体的产业体系。全县有 500 多家柠檬加工企业,其中有 12 家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加工能力达到 60 万吨,形成了鲜果销售、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多元产业格局。在加工领域,除传统的柠檬汁、柠檬干片等初级产品外,还开发出柠檬精油、柠檬黄酮、柠檬膳食纤维等高科技产品。2024 年,安岳柠檬加工产值突破 80 亿元,占产业总产值的 65%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1.4 市场辐射:从区域特产到全球贸易
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安岳柠檬构建了“线下批发市场+线上电商平台+跨境贸易”的立体流通网络。在国内,安岳柠檬占据全国多个主要农产品集散地的份额,与沃尔玛、永辉等连锁超市建立直供合作;在国际市场,产品远销3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 年,出口量达到12 万吨,创汇 1.8 亿美元。此外,安岳柠檬通过中欧班列开通冷链专列,将鲜果运输时间从传统海运的 45 天缩短至 12 天,保鲜率提升至 95% 以上,提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对安岳柠檬营销困境的分析
2.1 品牌认知:“地理标志”与“消费品牌”的断层
尽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但安岳柠檬在消费者心中仍主要停留在“产地标识”层面,缺乏像“赣南脐橙”“新奇士橙”那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消费品牌认知。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除发展历史、规模、品质等方面的原因外,也充分说明在宣传方面尚有差距,没有形成品牌优势,没有在广大客商和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安岳柠檬”的响亮品牌,没能形成庞大的销售和消费群体,拳头作用发挥不出来[2]。
2.2 渠道结构:依赖传统与新兴渠道的失衡
安岳柠檬的渠道体系仍以传统批发为主,线下渠道占比达 70% ,其中批发市场销售占 55% ,超市专柜占 15% ,而电商渠道仅占 30% ,且主要集中于淘宝、京东等平台电商,直播电商、平台团购等新兴渠道布局不足。2024 年数据显示,安岳柠檬在抖音电商的销售额仅5000 万元,而同期赣南脐橙通过直播带货实现销售额 3.2 亿元。此外,自有渠道建设薄弱,全县仅有 3 家企业拥有独立电商平台, 90% 的线上销售依赖第三方平台,渠道控制权弱,且佣金成本占比达 15%-20% 。
2.3 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以及附加值不足
安岳柠檬产业仍存在“重产量轻价值”的倾向,鲜果销售占比达 55% ,而深加工产品中,初级加工品,如柠檬汁、柠檬片占比超 80% ,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如柠檬精油、保健品仅占 20% 。产品同质化导致价格竞争激烈,2024 年安岳柠檬鲜果地头价在 2-4元/公斤波动,而深加工产品利润率仅 8%-12%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包装设计也缺乏竞争力,多数产品采用通用塑料筐包装,缺乏品牌识别度,高端礼盒占比不足 5% ,难以满足礼品市场需求。
2.4 营销传播:碎片化营销的整合困境
当前安岳柠檬的营销传播存在“三缺乏”问题:缺乏统一的品牌传播策略,政府、企业、合作社各自为战,传播信息碎片化;缺乏精准的消费者触达,传统广告投放占比达60% ,但ROI 仅 1.2:1,低于数字营销 3:1 的平均水平;缺乏持续的内容运营,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社交媒体账号更新频率低,互动性差,难以形成品牌传播的长效机制。
三、安岳柠檬营销破局措施
3.1 打造消费品牌:让产地标识得到价值认同
明确品牌定位,以“天然健康、品质卓越”为核心价值,唱响“安岳柠檬”品牌。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种植传统,挖掘安岳柠檬的文化内涵,塑造独特的品牌故事。加强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建设,设计统一、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标志和包装,比如说印上“安岳柠檬”。整合传播资源,通过电视广告、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
3.2 优化渠道布局:构建全渠道营销体系
加大新兴渠道拓展力度,积极布局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社群营销等渠道。与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头部主播合作,开展专场直播带货活动。对于线上营销,除了普遍的直播带货,还可以通过推出趣味小游戏、粉丝赢福利、柠檬云领养等活动,营造寓购于乐的消费体验。线下推广,安岳柠檬可以举办“柠檬文化节”、“柠檬采摘节”等,让消费者参与进来,不仅感受了当地文化氛围,又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提高购买欲;还可以与当地文旅合作,与景点一起推出活动,借此引流,提高顾客数量及参与度[3]。
3.3 创新产品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多元化的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推出功能性饮料、保健品、美容护肤品等产品。加强产品创新,开发柠檬即食零食、柠檬预制菜等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还可以推出安岳柠檬的文创产品,吸引不同的消费者。
3.4 整合营销传播:实现长效运营
制定统一的品牌传播策略,由政府牵头,企业、合作社等共同参与,形成品牌传播合力。有关部门指导各大种植企业、合作社以及种植户,科学拓宽柠檬产品宣传手段,并引进或培养运营专业的人才,满足人才需求,以“农产品+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加强与全国各地消费者的互动交流,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线上购买欲望,政府在柠檬销售工作上建立激励机制,对年销售柠檬达到一定标准的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表彰,助力安岳柠檬营销的发展。
四、结论
安岳柠檬产业凭借规模、生态、产业链及市场辐射等优势,在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但存在品牌认知弱、渠道失衡、产品同质化及营销整合难等问题。通过打造消费品牌、优化渠道、创新产品、整合传播等策略,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需紧跟市场动态,持续创新优化营销,以满足市场与消费者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闯.安岳柠檬产业发展研究[J].果农之友,2023,(11):106-108.
[2] 李凯怡.四川安岳柠檬产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1,(36):12-14.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1.36.051.
[3] 刘瑞琪,王莹,舒丽璇,等.短视频赋能农产品营销的路径探析——以安岳柠檬为例[J].优质农产品,2025,(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