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绘本提升幼儿语言能力路径研究
敖敦图雅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二幼儿园 029100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语言能力不仅有助于幼儿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还对其认知发展、情感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幼儿的喜爱。它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简洁易懂的文字,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的语言学习环境。
、图片解释文字,加深幼儿理解
绘本中的图片是幼儿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文字理解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而图片则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生动有趣的图片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1]。教师在运用绘本开展语言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文字内容。可以先让幼儿自主观察图片,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所看到的场景、人物和动作。然后,教师再结合文字进行讲解,帮助幼儿将图片信息与文字信息建立联系,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比如,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毛毛虫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图片,引导他们描述毛毛虫的样子、动作以及周围的环境。接着,教师再朗读文字,让幼儿明白毛毛虫从卵到蝴蝶的整个生命历程,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相互印证,使幼儿对故事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以图释文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绘本中的文字信息,提高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这种观察和描述图片的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二、模仿绘本对话,促进幼儿表达
绘本中的对话往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且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语言习惯。这些对话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式,还通过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展现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充满爱意的对话,使用了“我爱你像……那么……”的句式,既简单又富有表现力,让幼儿在感受亲情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新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模仿绘本对话的活动,为他们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熟悉故事中的对话内容。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分别扮演绘本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模仿角色的语气、语调,尽可能地还原对话场景。例如,在阅读《三只小猪》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猪妈妈、猪老大、猪老二和猪老三以及大灰狼,通过模仿对话来展现故事情节。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对话进行适当改编,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模仿绘本对话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开口说话,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2]。通过不断地模仿和练习,幼儿能够逐渐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角色扮演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让他们更加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延伸故事情节,锻炼幼儿思维
绘本的故事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想象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延伸故事情节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延伸情节不仅能够让幼儿对绘本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生活经验,创造出新的故事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在阅读完绘本后,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续编或改编。例如,在阅读《小红帽》后,教师可以提问:“如果小红帽再次遇到大灰狼,她会怎么做呢?”让幼儿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或者,教师可以改变故事的某些元素,如人物、场景或结局,让幼儿进行改编创作。在幼儿进行情节延伸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有创意的情节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将续编或改编的故事用绘画、表演等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形式。
通过延伸故事情节,幼儿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他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新的故事情节,如何使故事更加合理和有趣,这一过程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在表达续编或改编的故事时,幼儿需要运用更丰富的语言来描述情节、塑造角色,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四、适时提出问题,挖掘绘本内涵
适时提出问题能够引导幼儿深入思考绘本内容,挖掘其中的内涵和价值。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关注绘本中的细节,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问题也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并组织语言来回答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针对性问题要紧密围绕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关键情节和重要信息[3]。例如,在阅读《龟兔赛跑》时,可以提问:“兔子为什么会输掉比赛呢?”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不能骄傲的道理。层次性问题则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由浅入深地设置。可以先问一些关于故事表面内容的问题,如“故事中有哪些角色?”然后再问一些涉及故事深层含义的问题,如“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探索欲望。
适时提问能够让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中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绘本内涵的深入挖掘,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促进其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运用绘本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具有丰富的路径和显著的效果。通过图片解释文字,幼儿能够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模仿绘本对话,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延伸故事情节,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适时提出问题,挖掘了绘本的内涵。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绘本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灵活运用这些路径,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绘本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绘本阅读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相信在绘本的陪伴下,幼儿的语言世界将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也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邹虹.借助绘本资源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途径[J].文理导航(上旬),2025,(05):94-96.
[2]姜艳红.巧借绘本阅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好作文,2024,(19):17-18.
[3] 贾 巧 荣 . 指 向 幼 儿 语 言 能 力 发 展 的 绘 本 阅 读 策 略 [J]. 当 代 家 庭 教育,2024,(1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