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王乾锟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402260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通过对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内涵的剖析,深入探讨其中存在的风险类型,包括安全风险、财务风险、服务质量风险等,并基于实际案例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旨在提高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风险应对能力,保障高校的稳定运行和师生的生活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一、引言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校园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管理、餐饮服务、宿舍管理等多个方面,直接关系到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师生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保障高校后勤服务的稳定供给,还能提升高校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深入研究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复杂性源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内容的多样性以及管理环境的动态性。高校师生作为知识群体,对服务质量有着较高的期望,并且在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方面相对较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涉及到校园安全、设施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风险事件。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策法规的调整、市场物价的波动等,也会给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带来不确定性。
二、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类型
2.1 安全风险
1.设施设备安全
高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众多,如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的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等。这些设施设备由于使用频率高、使用年限长,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某高校由于学生宿舍电线老化,引发了火灾,造成了学生财产损失和人员恐慌。
2.食品安全
高校的餐饮服务是后勤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食材采购、加工、储存等多个环节。如果在食材采购过程中未能严格把关,采购到变质或受污染的食材,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卫生不达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时有高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校园治安安全
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人员流动性大,包括学生、教职工、外来人员等。校园治安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盗窃、诈骗、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在高校校园内也呈上升趋势。
2.2 财务风险
1.成本控制风险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成本控制方面,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或者在物资采购、人员薪酬等方面管理不善,就容易导致成本超支。例如,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可能会购买到价格过高的物资,增加采购成本。
2.收费风险
高校后勤服务的收费涉及到学生和部分教职工。在收费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收费困难的问题。一些学生可能由于经济困难、对收费标准不理解等原因,拖欠物业费、水电费等费用。这不仅会影响后勤物业管理的资金回笼,还可能影响后勤服务的正常开展。
2.3 服务质量风险
1.服务响应不及时
高校师生在遇到设施设备损坏、环境卫生问题等情况时,往往希望后勤物业能够及时响应并解决问题。如果后勤物业的服务响应速度慢,就会影响师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学生宿舍的水管破裂,如果物业不能及时维修,可能会导致宿舍积水,影响学生的居住环境。
2.服务标准不统一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岗位,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如果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就容易出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在校园环境卫生清扫方面,不同区域的清扫频率和质量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师生对后勤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
三、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能划分不明确、管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在设施设备维护方面,可能存在着后勤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的情况,导致设施设备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延误维修时机。
3.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服务人员等。部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较低。管理人员可能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可能不能满足设施设备维护的要求,普通服务人员可能缺乏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这些都会影响后勤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和风险应对能力。
3.3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服务质量和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可能存在着监督频率低、监督手段单一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风险应对措施
4.1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高校后勤物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咨询专家及实地调研,全面识别风险并评估其概率与影响,建立风险矩阵分级管理。同时,需构建风险预警机制,设置关键指标与阈值,对风险实时监测,如食品安全可关注原材料合格率和卫生指标,异常时及时预警。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对策略:高风险采取规避或降低措施,中风险采用转移或接受策略,低风险则接受并强化监控,确保风险有效防控。
4.2 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设施设备巡检制度,加强维护保养,对电气设备定期检测,确保安全运行。严格食材采购管理,执行加工规范,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校园治安防控,扩大监控覆盖,提升安保人员素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4.3 优化财务管理
科学编制年度预算,实时监控执行情况,通过公开招标与集中采购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强化收费政策宣传,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对欠费现象采取温馨提示、分期支付或限制服务等合理催缴措施,确保资金良性运转。
4.4 提升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应制定统一服务标准,明确内容与流程,规定清扫频率和标准。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涵盖管理知识、技术技能和服务礼仪,提升专业素质。还需建立监督反馈机制,通过满意度调查和定期检查,收集师生意见以改进服务质量,满足师生需求。
五、结论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通过对风险类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安全风险、财务风险和服务质量风险是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针对这些风险,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优化财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等应对措施。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保障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稳定运行,还能提高高校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为高校师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瑞,郑旭辉.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风险问题[J].安顺学院学报,2015,17(6):116-117.
[2] 赵兵,赵润恺.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风险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4):512-519.
[3] 何佳.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模式研究[D].辽宁:沈阳建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