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行政执法改革背景下基层单位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路径探析

作者

徐建

岳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执法支队 湖南岳阳 414000

引言

行政执法改革逐步推进,给基层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造成深远改变,岳阳市改革进程里,区级执法队伍划转为市级统一派驻管理,人员转隶、资产调整同步出现,基层单位财务预算遭遇经费标准不统一、跨层级协调繁杂之类的状况,退休人员待遇保障环节市区标准不同引发经费争议,编外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等保障方面同样存在阻碍,这类现象说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适配改革需求的能力已然不足,借助精细化管理疏通预算执行中的阻碍,协调不同方面利益,保障执法效能增进,是基层单位改革过程中必须尽快解答的关键议题,也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优化升级创造了实际机遇。

一、行政执法改革背景下基层单位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现实(一)行政执法改革对基层财务预算管理提出新要求

行政执法改革带来基层单位组织结构重大变动,岳阳市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撤销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城管执法大队,楼区禁违中心、烟花爆竹大队连同 2021 年下放楼区的直属一、二、三大队,相关在职人员编制划转至市级支队。这一调整让基层单位人员构成出现明显改变,大量人员经费预算问题随之产生,10 名未转隶退休人员的待遇保障成为突出事项。相关规定要求这些退休人员经费按市级标准发放,原区级标准与市级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区级财政上解,基层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必须精准区分市区两级财政责任界限,准确核算每一笔经费金额与来源,确保预算编制精确性。改革后经费保障模式从原来单一区级保障变为市区两级协同保障,这对预算管理协同性提出更高要求[1]。

转隶人员社保缴纳涉及多个层级和部门,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在区级参保缴费,需要市级人社局协调区级人社局办理退休手续,相关费用预算编制要明确具体险种、缴纳标准,详细规划费用划转流程和时间节点,避免衔接不畅情况。2024 年第四季度派驻执法队伍经费由属地政府按各区标准保障,派驻执法队伍应与其他区直单位同等待遇,基层单位预算编制时要精准对接不同区域经费保障标准,确保经费预算与实际需求相符。经开区城管大队转隶至市城管支队站场大队后的经费保障及原经开区范围经费划分,归属岳阳楼区管理部分由岳阳楼区制定统一标准,划转至市城管支队站场大队的按市级专业大队管理,经费来源由市级与经开区结算解决,这种差异化经费管理模式要求基层单位预算中清晰划分不同归属经费额度和结算方式,避免混淆和差错。

(二)精细化管理助力基层单位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精细化管控能够推动基层单位财务预算与执法工作实际需求形成更为紧密的衔接,实现各类资源在执法场景中的合理调配,为行政执法效率的实质性增强筑牢不可或缺的根基。转隶人员的工资构成、社保缴纳基数、各类津贴补贴等不同类别的开销进行精确核算,依照人员的不同身份类别以及对应的待遇水准,拟定出详尽且具有针对性的预算方案,保障每一位人员的待遇都能按时足额发放,从根本上消除执法人员在待遇方面的后顾之忧,稳定整个执法队伍的工作心态,让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日常执法事务与专项执法任务中。派驻大队的执法任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与地域特点,精细化管控能够依据 “三班制” 执勤等具体工作部署,结合不同季节执法任务的波动情况,精准预估办公耗材的实际消耗数量、通讯费用的合理支出范围、交通补贴的发放标准等公用经费的实际需求,有效杜绝资金长期闲置造成的浪费或临时不足引发的工作停滞,保障执法工作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常态有序开展。

编外人员经费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严格遵照市委提出的 “过紧日子” 基本准则,紧密结合不同执法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在预算编制中明确编外人员的合理数量配置、具体的薪酬等级标准以及分阶段逐年精简的详细计划,既能通过科学规划有效控制整体成本支出,又能保证执法辅助力量的相对稳定,确保各项执法工作环节都能顺利推进[2]。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构成,像退休费的核算口径、医疗补助的发放范围、中餐补助的标准调整、物业补贴的审批流程、工会经费补助的发放周期、年终一次性奖金补差的计算方式等,经由精细化的预算管控流程,严格遵循市级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核算与发放,及时化解原本区级执行标准与市级现行标准之间存在的差额问题,减少因待遇差异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为执法工作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

二、行政执法改革背景下基层单位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路径(一)更新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精细化意识

基层单位应当全面革除过去长期存在的粗放式预算管控思维定式,清晰且深刻地把握在行政执法改革这一特定语境之下,预算精细化管控同执法改革最终成效之间存在的多维度深层关联。预算管控的触角需要延伸覆盖到改革所牵涉的所有具体环节,从人员转隶的具体名单核定、资产划转的价值评估,到职能调整的权责划分乃至日常执法任务的有序开展,全过程都要贯穿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准则,将预算管控真正视为支撑执法事务高效有序开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深刻理解改革推进过程中不断浮现的各类复杂状况,像退休人员的待遇保障标准衔接、跨区域经费的协同调配机制、资产划转中的权属界定等,全都与预算编制及执行的精准程度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内在关联,必须认识到任何一项费用的核算出现细微偏差都极有可能干扰改革的平稳推进与执法事务的顺利开展。通过系统性加强对财务专业人员和一线执法人员的专项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改革之后预算管理领域的一系列新规则、新要求,例如市区两级经费分担的具体比例构成、不同类型经费的多层级审批流程、各项待遇的具体发放标准及核算依据等,使他们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精细化预算对于保障自身合法待遇、有效提高执法工作效率的关键现实意义[3]。

在预算编制的准备阶段,要积极引导相关参与人员充分且周全地考虑执法工作的各项细节和实际运作需求,比如不同行政区域的执法任务强度差异、执法人员的轮班工作安排特点、执法设备的实际使用频率及损耗情况等,以此保障预算编制内容更加贴合执法工作的现实场景。在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着力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预算责任意识,让每一位身处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清晰明白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严格依照既定的预算标准规范操作,切实规避随意性开支和不合理超支情况的发生。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实现预算与执行的有效衔接,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这要求单位在预算编制阶段就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制订科学、合理且精细的预算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资金支出,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同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制度体系,夯实预算精细化基础

行政执法改革衍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基层单位搭建起一套完备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为预算精细化管控提供扎实制度支撑。明确市区两级财政在基层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职责边界,拟定详尽责任清单,退休人员经费的市级标准落地、差额部分上解流程、派驻大队经费下拨方式与时间节点等,都需做出具体清晰的条款设定,规避因责任模糊引发的推诿扯皮,保障各项经费按时足额到位。构建转隶人员费用管理细则,转隶人员的工资核算、社保缴纳、津贴发放等环节做出细致规定[4]。社保缴纳的责任主体、划转程序及核算标准需要明确,公务员医疗补助在岳阳楼区、君山区、市本级医保部门的缴纳比例和方式,保障转隶人员社保待遇不受改革波及,相关费用预算核算精准无虞。

不同类型转隶人员,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需制定差异化费用管理办法,让预算管控更贴合实际需求。制定派驻大队资产管理制度,执法执勤用车、办公设备、船艇、执法装备等国有资产的划转、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做出明确界定,各项资产相关费用的预算标准和核算方式清晰呈现。资产划转严格遵循 “物随人走、车随事走、统筹兼顾、能划则划、不划共用” 原则,预算中细致规划资产划转涉及的运输费、评估费等支出,资产后续维护费用与折旧费用,确保资产与职能匹配,提升资产使用效能。派驻大队经费保障分级制度的制定,2024 年第四季度及之后不同阶段经费的保障主体、标准、拨付时限和方式得以明确,保障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账。经开区城管大队转隶后的经费划分,需制定专门管理制度,归属岳阳楼区和市级专业大队的经费范围、核算方式及划转流程清晰界定,减少经费争议。预算执行监督制度的搭建,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奖惩措施明确下来,经费发放使用、资产管理等全程纳入监督范畴,及时察觉并修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预算精细化管控切实落地。

(三)创新管理手段,提升预算精细化水平

依托信息化技术搭建统一预算管理平台,整合基层单位人员信息、编制详情、经费准则、资产数据、执法任务等各类信息,达成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分析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平台支持实时查询转隶人员基础信息与待遇准则,自动核算退休人员退休费、医疗补助、中餐补助等各项开销,对照市级标准校验,及时预警差额部分上解状态,保障退休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深挖历史预算数据与当前执法工作数据,预判不同执法任务经费需求,参照派驻大队过往执法频次、执法范围、“三班制” 执勤安排等数据,精准测算未来一段时期办公耗材开销、通讯开销、交通补贴等公用经费需求,依据编外人员精简计划推测人员费用变动走向,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支撑。数据分析助力及时识别预算管理现存问题与潜在风险,为预算调整提供依据。

构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对派驻大队公用经费的每一笔支出、人员经费的发放明细、资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费用实施实时监测,系统内部可预设经费支出超出预算的合理比例范围、费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波动区间等预警指标,一旦触发预警条件便自动向相关负责人员推送具体提示信息,方便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介入开展详细调查与妥善处置,有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影响整体预算执行的大麻烦 [5]。将非税系统与预算管理平台进行深度对接,形成非税收入征缴环节与预算编制过程的有机联动,基层单位借助平台随时了解非税收入的实时征缴进度、已缴金额与未缴项目等详细状况,根据收入实际进度与未来预期情况灵活调整支出预算的具体项目与金额,确保收支两端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平台还能按照设定周期自动生成非税收入实际到账情况与支出预算安排的对比分析报告,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全面且精准的参考依据。建立专门的车辆费用管理子系统,完整录入执法执勤用车的车辆型号、购置时间、产权归属等基础信息,以及车辆划转过程中的交接记录、当前使用状态等划转状况,还有每次出车的时间、里程、用途等使用记录。

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预算编制基础数据不准确、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不足,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脱节,预算调整和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影响了预算的执行效果。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但很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资金使用计划不明确、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流向监控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出现资金流失的风险。

结语

行政执法改革推进过程中,基层单位财务预算精细化管控成为应对改革挑战、提升执法效率的核心环节。厘清市区两级财政权责边界,完善制度框架,创新管控方式,能够化解人员转隶带来的核算难题、经费标准不统一引发的执行障碍。往后,有必要不断优化预算协同模式,拓展信息化应用深度,加强动态监管力度,让预算管控更贴合改革进程中的实际需求,为基层执法事务提供稳固支撑,促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新改.探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3):44-45.

[2]魏传奇.财政改革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观察,2021,(28):85-87.

[3]黄祯珍.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J].理财,2025,(04):57-59.

[4]张发兴.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探讨[J].商讯,2025,(03):57-60.

[5]赵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研究[J].财会学习,2024,(22):37-39.

作者简介:徐建,男(1979.04),汉族,湖南华容 中级经济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执法改革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