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整合运用研究

作者

陈晓倩

弥勒市第一幼儿园

弥勒葡萄文化源远流长,是弥勒地区独特的文化瑰宝。弥勒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葡萄,经过多年的发展,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等相关产业蓬勃兴起,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葡萄文化产业链。葡萄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如勤劳、创新、合作等价值观。将弥勒葡萄文化引入幼儿园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葡萄文化入园境,环境浸润启童心

幼儿园环境作为教育资源,其影响是缓慢而持续的。将弥勒葡萄文化引入这个环境,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带有本地文化气息的空间。孩子身处其中,葡萄文化的魅力便自然渗透。户外空间里,开辟一块地方种葡萄很实际。孩子动手参与整个过程,挖坑、栽下幼苗、浇水、施肥、除草、修剪枝条,这些劳动让他们明白葡萄怎么长大,有什么特点。劳动本身有辛苦,也有乐趣。葡萄熟了的时候,带孩子去摘,尝尝自己种出的果实,那份收获的快乐很真实。葡萄地边上,放几块展示牌,说说葡萄有哪些种类,人们种了多久,吃了有什么好处,孩子看葡萄长得好看,也顺便知道了这些事。室内环境同样能放进去葡萄文化的元素。教室墙上,贴些孩子画的葡萄,或者他们做的手工,像一串串葡萄挂起来,或者用纸剪出的葡萄叶子,屋里就飘着葡萄文化的味道了。教室角落,弄个小小的阅读区,放几本《葡萄的故事》这样的绘本,或者讲葡萄传说的小书,孩子翻着看,葡萄文化里的老故事就走进心里了。另外,那些没用的旧材料别扔,做成葡萄样子的玩具挺好,比如像葡萄串的积木块,或者葡萄叶子形状的拼图块,孩子玩着这些东西,葡萄文化的趣味就体会到了。

2. 艺术活动融葡趣,多元创作育童真

幼儿园阶段的艺术教育,艺术活动构成核心载体。弥勒葡萄文化融入其中,为幼儿打开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源泉,灵感随之涌现。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通过这些素材得以点燃。多元创作活动的展开,让孩子们亲身触摸感受葡萄文化蕴含的艺术魅力。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被悄然培育。绘画环节里,老师引导幼儿的目光投向葡萄。形态、颜色、纹理成了观察对象。画笔握在手中,描绘孩童心中独特的葡萄世界开始了。圆润饱满的紫色葡萄在画纸上生长,也有晶莹通透的绿色葡萄跃然纸上。更有孩童放飞想象,添上翅膀的葡萄精灵轻盈舞动。绘画全程,教师放手让孩童主导创作思路。自由的空间被充分给予。感受与想法成为创作的唯一法则,孩童依照它们挥动画笔。技巧的学习并未被排斥,色彩如何搭配,线条怎样运用,老师在适当时机引入指导,绘画水平因此获得提升。动手制作的天地里,葡萄文化同样找到了融入的路径。葡萄叶、葡萄藤、葡萄籽这些自然之物成为了材料。书签的制作利用了葡萄叶,幼儿把自己的心意写在上面,也许是钟爱的诗句,也许是真诚的祝福语,再用巧手点缀装饰一番。葡萄藤的柔韧被用来编织小小的篮子,手指的灵活与协调能力得到锻炼。葡萄籽的粘贴激发奇妙构想,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诞生在孩童指尖下。大胆尝试和勇于创新,是教师此刻鼓励的方向。动手操作之际,成功的甜美滋味被孩子们真切体会。音乐的旋律与舞蹈的步伐也未缺席。围绕葡萄主题的儿童歌曲被创作出来,歌声里讲述葡萄如何生长,滋味何等美妙。欢快的节奏中,葡萄文化的魅力自然流淌进孩童心田。配合这些歌曲,编排出简单舞蹈动作。肢体诉说着对葡萄的喜爱之情,语言变得多余。活动中,教师引领幼儿感受音乐的脉搏与韵律之美。无形的熏陶滋润着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舞蹈表现力也悄然萌发。

3. 家园社区共葡韵,协同传承润童行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葡萄文化的融入,其根基在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方的紧密协作。这种协作能够构筑起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为幼儿创设浸润式的文化传承环境。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初始空间,家长的角色无可替代,他们实为孩子的启蒙导师。幼儿园方面,可以组织面向家长的讲座,或者设计亲子共同参与的活动项目。这类举措的核心目的在于,向家长群体阐明葡萄文化蕴含的教育价值及其重要性,从而提升家长自身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认知水平和珍视程度。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行为引导同样关键。带孩子实地探访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酿造场所,这种亲历过程能让孩子直观体验葡萄文化的独特吸引力。亲子共同动手制作葡萄类食品——例如葡萄汁、葡萄干或葡萄酒——这一过程本身就让孩子了解了葡萄的食用方式及其营养构成。一起翻阅关于葡萄的《绘本》、故事书,分享围绕葡萄产生的传说故事,也是有效的途径。亲子间的这些互动,在加深情感纽带的同时,也让幼儿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葡萄文化的熏陶。社区构成了幼儿日常生活的广阔天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幼儿园寻求与社区的合作,共同开展与葡萄文化主题相关的社区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将弥勒葡萄文化整合运用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的实践探索。通过将葡萄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充满本土文化气息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让幼儿在环境的浸润中感受葡萄文化的魅力;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活动,将葡萄文化与艺术教育有机融合,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家园社区协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传承氛围,实现葡萄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传莉 , 于锦衣 , 张卫民 . 美育视角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多元实施路径探析 [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39 (08): 90-97.

[2] 徐晗 , 朴雪涛 , 杨淮羽 . 基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幼儿主题教育活动创设 [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2023, 31 (03): 52-56.

[3]李海英.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 2023, (03):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