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作者

马蕾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支柱,其党建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当前,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化与全球化竞争加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体制机制不完善、方法创新滞后及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从而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与组织动力。

1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引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引领,为深化改革、稳定经营注入政治灵魂和方向保障。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重大决策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通过党组织把关定向、凝聚共识,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工作通过思想教育和组织动员,激发员工使命感,强化担当作为,为破解改革难题提供动力。同时,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机制完善,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筑牢合规底线。实践证明,党建强则企业强,抓实党建能够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推动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

党建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注入红色基因与精神动力,通过思想引领,强化政治导向。将党的理论融入企业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塑造共同的价值观。遵循党组织嵌入管理,优化文化生态,形成党的组织优势与企业文化凝聚力双向赋能。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航天精神与党建融合,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主题党日、榜样选树等活动,营造创新实干氛围。以党建引领的制度规范,推动质量优先、责任担当等理念,深植企业肌理。

1.3 提升国有企业的政治素养

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应将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其首要的政治任务。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和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以及丰富内涵。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以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4 保障国家的战略安全

国有企业在国家战略安全中发挥基础性保障功能,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支柱。在党的领导下,国企聚焦战略资源掌控与核心领域自主可控,如能源、粮食、信息基础设施等关键行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通过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国家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防范外部风险冲击。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在抢险救灾、物资调配等任务中展现快速响应能力。党建是强化国企政治属性和使命担当的核心抓手,通过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和基层组织建设,将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战略安全保障效能,为构筑国家安全屏障提供坚实支撑。

2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外部环境变化对党建工作的影响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严峻,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变化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带来多重影响: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冲击党员价值观念。信息技术变革促使党建工作需创新载体与方式,以适应数字化传播规律。另一方面,外部风险挑战增多,要求党建更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以引领企业战略方向正确发展。

2.2 数字化转型对党建模式的冲击

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党建模式的影响,体现在技术赋能与组织变革双重维度。传统党建依赖线下会议与层级化管理,而数字化工具推动组织架构扁平化,例如,某国企引入智慧党建平台实现组织生活线上化,却面临数据安全与意识形态传播碎片化的挑战。技术赋能强化了信息透明度,但算法推送可能弱化思想教育的系统性。技术创新的包容性可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但必须坚持党管数据原则,防范技术异化风险。

2.3 内部管理问题对党建工作的制约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对党建工作存在多重制约。一是制度执行刚性不足。部分单位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存在形式化现象。二是组织生活规范性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三会一课质量不高,主题党日与实际工作脱节等问题,影响党员教育实效。三是考核激励导向不鲜明。部分企业党建考核指标过于笼统,未能有效衔接经营目标考核。权重失衡导致基层党组织能动性不足。四是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待优化。既懂党建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部分党务干部陷入事务性工作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3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路径

3.1 以科技赋能党建,灵活调整工作策略与方法

国有企业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智慧党建平台。依托信息技术整合在线学习、组织生活管理等功能。通过开发手机App 设立理论学习专区。党员可实时查阅课程、参与在线测试并提交学习心得。后台数据跟踪学习进度并纳入考核体系,同步实现支部组织生活线上签到、议程发布及资料共享。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党建传播工作。云端共享微党课资源库后,基层支部学习素材更新效率提升90% ,党建微信群内党员互动频率提高 70% 党组织动员效能。

3.2 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

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是加强国企党建的关键举措。应明确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权责边界,推动党委成员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同时强化经营管理层党员负责人进入党委班子,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重点优化交叉任职比例,健全任职资格审核、履职能力培训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双向任职既符合国企领导人员专业化要求,又满足党建工作政治标准。

3.3 引才育才并重,增强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加强党建人才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需立足新时代要求,推进专业化年轻化队伍构建。一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完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机制。建立党务人才储备库,实施党务干部与业务骨干双向交流。二是强化素质提升。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与干部绩效考核、职务晋升挂钩,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结束语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需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持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基本架构、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更好地应对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切实为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赛宁,康玉洁.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N].山西市场导报,202310-10(C02).

[2]赵迪,唐博星.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和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3(18):96-98.

[3]魏和梅.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策略探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3(4):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