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自主学习提升中的应用
梅梦姣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延伸,对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养有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往往单调、重复,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抑制自主学习动力。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将游戏元素融入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效果[1]。
一、游戏化学习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自主学习提升中的重要性
1. 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游戏具有天然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游戏化作业将语文知识与游戏元素相结合,把枯燥的学习任务转化为充满乐趣的游戏挑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投入到作业中,从而激发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期待。
2. 增强自主学习动力,培养内在驱动力
游戏化作业通常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及时的反馈机制。当学生完成一个游戏任务时,会获得相应的奖励或积分,这种成就感会激励他们继续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同时,游戏中的任务设计与通过等新内容的设定,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培养他们的内在学习驱动力,使他们从 “要我学” 转变为 “我要学”。
3. 提升多种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游戏化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运用多种能力,如观察、分析、判断、协作等。在游戏化作业中,学生通过解决各种游戏中的问题,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任务时,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面对游戏中的挑战时,培养了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4. 促进知识的巩固与内化,提高学习效果
游戏化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回忆、运用课本中的字词、语句、文学常识等知识来完成任务,这种主动的知识运用过程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知识更好地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二、竞争激励游戏型作业设计:点燃斗志,在竞争中奋进
竞争理论指出,适度的竞争能够激发个体的潜力和斗志,促使其努力超越自我。在教育领域,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中的竞争元素,如排行榜、积分赛等,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在竞争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平台进行 “普罗米修斯知识大比拼” 游戏竞赛作业。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人数相同。游戏平台上设置多种类型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如 “普罗米修斯从哪里盗取了火种:A. 太阳神阿波罗;B.火神赫菲斯托斯”)、判断题(“普罗米修斯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上后,每天有一只鹰啄食他的肝脏,肝脏白天被吃完,但在夜晚又会重新生长,对吗?”)、简答题(“普罗米修斯的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等。每个小组的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最终根据小组总分进行排名。
学生们在接到作业后,积极准备,认真复习课文《普罗米修斯》。在比赛当天,各小组学生同时登录学习平台,紧张而有序地答题。他们争分夺秒,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努力。遇到难题时,小组成员会迅速讨论,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确定答案。比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全神贯注,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通过竞争激励游戏,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的知识点进行了深度复习和强化记忆。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中,他们需要快速准确地回忆课文内容,这使得他们对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细节、人物特点以及蕴含的精神品质等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同时,在回答简答题时,他们需要深入理解课文,才能准确阐述普罗米修斯的精神,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2]。
三、角色扮演型游戏作业:融入角色,体验情感与表达
角色扮演理论强调通过扮演特定角色,个体可以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和社会情境。在语文学习中,角色扮演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到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在扮演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语言风格和人物关系,同时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布置 “草船借箭之智慧对决” 角色扮演游戏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角色。要求根据课文情节,编写一段在江边营帐中的对话场景,并进行表演。表演要体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嫉贤妒能、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多疑谨慎。
学生们接到作业后,仔细研读课文《草船借箭》,分析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然后,他们共同编写营帐对话。例如,周瑜可能会说:“诸葛亮,三日之内若造不出十万支箭,军法处置!” 诸葛亮则从容回应:“都督放心,亮自有妙计。” 鲁肃可能会担忧地劝说:“孔明先生,这可如何是好?” 曹操在江边瞭望时会下令:“江上大雾弥漫,恐有埋伏,不可轻举妄动,只令弓弩手朝来船放箭。” 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调整表情、动作和语气来更好地诠释角色,使表演更加生动逼真。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草船借箭》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和内在矛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编写和表演对话的过程中,将自己置身于故事场景中,深入体会每个角色的情感和动机,从而对课文的理解从表面的情节记忆上升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洞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四、探索发现型游戏作业:激发好奇,在探索中求知
探索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当个体处于一个充满未知和新奇的环境中时,会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规律。在游戏化学习的探索发现游戏中,这种理论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游戏设定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主动探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教师设计一款名为 “植物种子大揭秘” 的实践探索游戏作业。游戏分为户外探索和室内整理两个部分。在户外探索部分,学生成为 “植物侦探家”,在校园或家附近的公园、花园等地方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小袋子和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游戏任务是找到课文中提到的植物(如蒲公英、苍耳、豌豆等)的种子,或者其他具有独特传播方式的植物种子。例如,找到蒲公英种子后,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它是如何附着在 “降落伞” 上的;对于苍耳,看看它的刺是如何分布的,能不能轻易地挂在衣物或动物皮毛上。
回到教室后,学生将收集到的种子进行整理。每个小组需要制作一张 “植物种子信息卡”,包括植物名称、种子的外观特征、推测的传播方式,并在卡片上画出种子的样子。然后,小组之间互相分享和讨论自己的发现,猜测这些植物种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生长环境有什么关系。
这种实践型的探索发现游戏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寻找和观察植物种子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与传统的课堂讲解相比,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实践中。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如寻找、触摸、观察种子,学会了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户外探索和室内整理的实践过程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四、创意挑战型游戏作业设计:释放想象,在挑战中创新
通过创造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意挑战游戏策略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情境,让他们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的组合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教师设计 “老屋新故事创编大赛” 游戏作业。游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老屋元素收集”,学生需要重新阅读课文,从中提取老屋的关键元素,如老屋的外貌(破旧的窗户、长满青苔的墙壁等)、性格特点(善良、乐于助人)、经历的故事(帮助小猫躲雨、母鸡孵蛋等)。第二阶段是 “创意故事构思”,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老屋元素,发挥想象,构思一个全新的关于老屋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设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比如古代、未来,或者不同的地域,如神秘的森林、繁华的都市。要求故事中要有新的角色出现,并且老屋在故事中要面临新的挑战和解决新的问题。第三阶段是 “故事呈现与分享”,学生可以选择以绘画加文字说明、 表演短剧或者单纯的书面故事等形式来呈现自己的创意故事。之后,在班级内进行分享,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选出最具创意奖、最佳表现奖等。
这个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使他们摆脱了课文原有情节的限制。从不同时代、地域背景的设定,到新角色和新情节的构思,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多个角度对老屋进行重新塑造,激发了创新思维。
五、结语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竞争激励游戏策略、角色扮演游戏策略、探索发现游戏策略和创意挑战游戏策略这四种教学策略的实践,可以看出游戏化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促进知识的巩固和内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运用游戏化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和挑战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自主成长。
参考文献
[1] 殷凯一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J]. 文科爱好者 ,2024,(01):183-185.
[2] 高燕霞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J]. 试题与研究 ,2021,(14):43-44.
[3] 王仙 .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化识字作业设计研究 [N]. 科学导报 ,2022-07-01(B02).DOI:10.28511/n.cnki.nkxdb.2022.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