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探索
李建银
西峰区什社中学 745000
引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正从单纯的技能传授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教师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展开体育教学,将体育知识同物理、生物以及数学等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健康体育观念,发展科学认知能力,这对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中逐渐拓展知识视野、形成良好的学科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一、体育与生物科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素养
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体育教学不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应注重从认知水平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因此,教师可实施体育与生物科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将生物学知识引入体育课堂,促使学生在体育技能训练中可以深刻理解人体结构与运动生理 [1]。同时,教师还应讲解体育运动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健康生活方式产生高度重视。而生物学视角下,教师还可以更加有效引导学生观察运动中的生理变化,此时可以促使学生对身体反应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素养[2]。
例如,在“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一课教学中,基于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体育知识与生物科学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的重要性。教师可先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人体骨骼、肌肉以及脊柱的结构与功能,解释正确的身体姿态如何减少脊柱和关节的压力,防止姿势不当引起的长期健康问题,在讲解生物学中肌肉和骨骼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持正确姿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示范讲解的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良姿势进行纠正,并结合生物学原理说明肌肉如何支撑身体,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站立、坐姿和走路时保持良好姿态的生理机制。最终在体育与生物科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觉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体育与物理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随着新课标不断深入落实,初中体育教师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不仅应注重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各项体育技能,还应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实施体育与物理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3]。教师可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关于力、速度、加速度等基本原理,并在运动实践中促使学生对各种物理现象产生更加直观的认知和理解。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运动技巧针对性进行力学原理分析,促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技能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例如,在“田径”相关体育技能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将物理学科知识引入课堂,先对运动中的力、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进行简要介绍,随后重点分析短跑、跳远等田径项目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针对短跑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跑步过程中身体产生的推动力、摩擦力以及加速度,帮助学生理解要想提升跑步速度以及效率,需学会步伐和发力角度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短跑训练当中,指导学生观察起跑时的加速度变化,并结合物理学原理讲解如何通过调整起跑姿势,利用肌肉力量产生更大的推动力,从而提高起跑速度。为深化学生认知,教师还可以将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过程中的跑步视频呈现出来,促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物理力学原理对提升体育技能的影响,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体育与数学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学生战略思维
初中体育教师落实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中,为顺应新课标人才培养相关要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学生战略性思维的培养力度。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合理融入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在数学建模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相关数据的分析,深刻理解速度、时间、角度等运动参数,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项目中可以在分析各项参数基础上针对性展开自身训练,形成良好的战略思维,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模式、提高综合素养奠定基础[4]。
例如,在“篮球”相关技能教学中,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竞技性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实施体育与数学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建模,分析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角度等参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合理的战略思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介绍篮球投篮的基本原理,讲解投篮时的角度、力度与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借助数学公式解释调整投篮角度和力度能增加投篮的成功率。将数学与篮球教学相结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篮球运动中各项参数的数学关系,还能学会在比赛中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策略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战略思维,为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中,不断深入观察落实了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不仅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技能,更应在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指导下,将生物、物理以及数学等学科知识同体育教学进行融合,这一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更能够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体育技能和知识,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科惠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5):101-103.
[2] 葛志宇 , 梁华伟 . " 五育融合 " 视域下初中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探析与优化路径 [J]. 运动精品 ,2024,43(10):29-31.
[3] 郑明俊 . 跨学科视角下初中体育融合劳动教育的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J]. 体育风尚 ,2024(18):134-136.
[4] 刘华锋 . 基于全面育人目标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3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