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策略探究
陈茂珠
惠州市惠东县平山第五小学
一、引言
小学思政课是国家推进立德树人基本使命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形成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红色故事生动记录了中国革命历史,蕴涵着崇高理想、爱国情怀和中国共产党人忘我奉献的赤子情怀。把红色故事融入小学思政课课堂,能够把抽象的思想教育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使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
二、红色故事在小学思政课中的教学价值
(一)教学内容丰富,课堂趣味性增强
小学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些比较抽象,对有的学生来说,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而红色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鲜活化?情节生动化、使得思政课堂变得更有趣,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变得浓厚。如讲解爱国主义时,导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把抽象的爱国主义具象化,使思政课的内容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
(二)培养崇高道德品质,塑造正确价值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红色故事中,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展现出的高尚品德,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机智勇敢,舍生救国等,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将抽象的爱国主义情感具象化了,学生在聆听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生会通过这些优良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使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三)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红色故事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通过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等思政课中发生的红色故事,彰显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掩护转移群众和部队毅然跳崖的壮举。通过这类故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使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红色故事在小学思政课中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活动支撑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运用红色故事进行思政课教学时,采用的是讲授法,单纯地向学生讲授红色故事,学生在座位上被动聆听。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课堂气氛显得不够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让他们深刻领悟红色故事所传递的精神内涵。另外,许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缺乏意识,缺乏活动来开展有关的实践活动。例如,较少组织带领学生去参观革命遗址、红色纪念馆等,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氛围,难以真正地实现红色故事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对于政治思想课,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要循序渐进地授课。部分教师在选择红色故事用于思政课教学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例如,在低年级讲述历史背景深厚的、复杂的红色故事,学生理解不了,不感兴趣,导致注意力分散,难以吸收红色故事中的教育内涵。在高年级选择一些简单的故事无法满足不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
目前,对于红色故事的评估主要依赖纸笔测试,侧重于学生对故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同时还缺少小组合作的评价。对实践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这种不完善的教学评价方式影响学生在红色故事学习中的成长和收获。
四、红色故事在小学思政课中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选择红色故事,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小学思政课的课程标准,科学、系统地选择红色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情节简单,趣味性强的故事,如“王二小放牛”,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有一定历史底蕴,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比如《遵义会议的故事》,它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革命历程中的大事,理解它们的意义。同时紧扣教材内容,把红色故事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和资源,播放电影、历史图片等有关的红色故事,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氛围,寓教于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红色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和神态等,亲生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例如,开展“小兵张嘎”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小兵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从而深刻理解小兵张嘎的勇敢机智。除了这些,老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集体研讨,把红色故事讲出来之后,提出疑问,然后再进行讨论和沟通。例如,在讲述“刘胡兰”的故事后,让学生讨论刘胡兰的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学生们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开展拓展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
拓展红色基因,加深学生对红色故事的情感体验,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学校及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通过观看历史文物和听讲解员讲述后,让学生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在区在校举行红色故事的演讲比赛,红色文化主题手抄报的活动比赛。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意识从实践中得到增强。
五、结语
红色故事是小学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它能够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要把红色故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把学生引导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继承者。
参考文献
[1] 菜鹏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1(09).
[2] 黄明东 .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的教学策略探讨—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为例.【J】,华夏教师,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