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及焊接技术 

作者

陆军 刘康康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1 钢结构制作工艺的流程

1.1 原材料检验

在钢结构制作的初始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为了确保整个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首先要对所使用的钢材进行严格而细致的检验工作。具体来说,需要仔细查看钢材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等,以确认钢材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各项指标是否完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此外,还需对钢材的外观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裂缝、孔洞、麻点、夹渣等可能影响钢材使用性能的缺陷。对于在初步检验中发现有疑问或存在潜在问题的钢材,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抽样复验,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确保其质量合格。只有经过严格检验并确认合格的钢材,才能被允许投入后续的钢结构制作流程中,从而为整个工程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放样与号料

放样是钢结构制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具体操作是根据钢结构设计图纸,以 1 :1 的比例在专门的放样平台上放出构件的实样,从而精确确定构件的形状和尺寸。这一过程要求操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水平,因为放样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构件制作的精度和质量。号料则是在放样基础上进行的下一步工作,具体是在钢材上按照放样得出的实样,精确划出切割、钻孔等加工位置,并打上各种必要的加工记号。在进行号料操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加工余量、切割损耗等因素,合理排布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1.3 切割加工

切割是将钢材按照号料时划定的标记进行分离的过程,是钢结构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常见的切割方法包括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和机械切割等。火焰切割适用于厚度较大的钢材,其原理是利用氧气和燃气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使钢材熔化,并通过高速气流将熔化的金属吹除,从而实现切割。等离子切割则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尤其是不锈钢、铝合金等,具有切割速度快、切口质量好、热影响区小等优点。机械切割主要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小型构件,常见的设备包括剪切机、锯床等,能够实现精确而高效的切割。

1.4 矫正与成型

在钢材的切割和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钢材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因此需要进行矫正处理。矫正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两种。机械矫正通过使用压力机、矫正机等设备对钢材进行挤压、拉伸等操作,使其恢复到正确的形状和尺寸。火焰矫正是通过对钢材变形部位进行局部加热,利用钢材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其变形得到矫正。成型则是将经过矫正的钢材进一步加工成设计要求的形状,如弯曲、卷圆等,通常采用压力机、卷板机等专业设备进行加工,以确保成型后的构件符合设计要求。

1.5 边缘加工

为了保证钢结构构件的连接质量和外观质量,对构件的边缘进行加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边缘加工的方法主要有刨边和铣边两种。刨边是利用刨床对构件边缘进行切削加工,使其边缘平整、光滑,符合连接和安装的要求。铣边则是利用铣床对构件边缘进行铣削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适用于对边缘质量要求较高的构件。

1.6 制孔

制孔是在钢结构构件上加工出连接用的螺栓孔或安装孔的过程,是确保构件连接牢固可靠的重要步骤。制孔的方法主要包括钻孔和冲孔两种。钻孔是利用钻头在钢材上钻出孔洞,适用于各种直径和精度要求的孔,具有加工精度高、孔径范围广等优点。冲孔则是利用冲床在钢材上冲出孔洞,适用于直径较小、精度要求不高的孔,具有加工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

1.7 组装

组装是将各个加工好的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拼接、连接,形成完整的钢结构的过程,是钢结构制作中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组装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地样法、仿形复制装配法和胎模装配法等。地样法是在地面上放出构件的实样,然后将构件按照实样进行组装,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构件。仿形复制装配法是利用一个已经组装好的构件作为样板,复制出其他相同的构件,适用于批量生产的构件。胎模装配法是利用专门设计的胎模来保证构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构件,能够显著提高组装效率和构件质量。

2 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应用

2.1 焊条电弧焊

焊条电弧焊作为一种普遍且具有高度灵活性的钢结构焊接技术,通过焊条与工件间产生的电弧热能,实现焊材与工件的熔化融合,进而达成焊接连接。该焊接技术适用于多种焊接位置,能够在施工现场满足多样化的焊接需求。其操作简便,对设备和场地条件要求不高,因此在小型钢结构的生产制造以及钢结构的修复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埋弧焊

埋弧焊技术,作为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的焊接方法,以其独特的工艺特点,在焊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焊接作业过程中,采用颗粒状焊剂对电弧和熔化金属进行严密覆盖,有效阻隔了外界空气的侵入,同时确保了焊缝金属的缓慢冷却。这一过程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气体的顺利逸出,显著减少了气孔等焊接缺陷的产生。埋弧焊以其焊接质量的稳定性、高效率的焊接生产率、低弧光及烟尘排放量少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长直焊缝和大直径环形焊缝的焊接作业中,为大型钢结构的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气体保护焊

气体保护焊是以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电弧和焊接区的焊接方法。根据保护气体的不同,可分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成本低,焊接生产率高,适用于焊接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氩弧焊则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电弧燃烧稳定,焊缝质量高,特别适合焊接不锈钢、铝合金等有色金属。气体保护焊在钢结构制造中,尤其是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应用广泛。

2.4 激光焊接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激光束聚焦后能量高度集中,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材料熔化和凝固,焊接速度快,焊缝窄,热影响区小,变形极小。与传统焊接方法相比,激光焊接能够实现精确的焊接定位,可焊接一些传统方法难以焊接的材料和结构,如薄板、异种金属等。在钢结构领域,激光焊接逐渐应用于一些对焊接精度和质量要求极高的场合,如精密钢结构部件的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钢结构焊接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 结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与焊接技术是确保钢结构质量的关键要素。规范且科学的制作流程能够从原材料把控、加工精度等多方面保证构件质量,而先进合适的焊接技术则为钢结构的连接提供了可靠保障。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钢结构制作工艺有望进一步优化,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焊接技术也将朝着更加高效、精密、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建筑企业应不断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钢结构制作和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提升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超 .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及焊接技术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20):157-159.

[2] 刘辉 . 工业建筑钢结构制作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J]. 四川建材,2024,50(1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