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经济时代党校对干部数字化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作者

秦丽梅

中共绥江县委党校 云南昭通 657700

引言: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政府治理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干部作为政府治理的执行者,其数字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数字化治理的成效。党校作为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重要机构,如何加强对干部数字化素养的提升,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工作,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数字经济时代对干部数字化素养的新要求

(一) 数字化思维能力

干部需要具备数字化思维,能够从数字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制定政策时,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民众的需求和反馈,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理解数字技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变革性影响,主动运用数字化思维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掌握基本的数字技术工具,如办公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同时,要了解新兴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政务服务,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

随着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数据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国家的数据安全。

(四)数字化创新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干部要具备数字化创新能力,能够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例如,创新数字化监管模式,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公正性。

二、党校在干部数字化素养提升中面临的挑战

(一)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党校的数字化素养培训内容相对滞后,未能及时跟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培训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重视,导致干部在培训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师资力量不足

数字化素养培训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专业师资队伍,既要有扎实的数字技术知识,又要了解政务工作的实际需求。然而,目前党校的师资队伍中,具备数字化专业背景的教师相对较少,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难以满足高质量数字化素养培训的要求。

(三)培训方式单一

传统的党校培训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方式在数字化素养培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素养的培养更注重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单一的课堂讲授难以激发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干部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四)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目前,多数党校对干部数字化素养培训的考核评估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干部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字化思维的全面考核,这种考核评估机制难以准确反映干部数字化素养的提升情况,也无法为培训效果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

三、党校提升干部数字化素养的策略

(一)优化培训内容

紧跟数字技术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将最新的数字技术发展动态和应用案例纳入培训课程。例如,邀请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党校授课,介绍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

注重实践操作与案例教学:增加实践操作课程的比重,让干部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字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引入大量实际工作中的数字化应用案例,组织干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干部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以某地区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为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对党校现有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培训,通过选派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数字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数字化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建立师资库与共享机制:建立数字化素养培训师资库,整合校内外的优质师资资源。

同时,建立师资共享机制,实现不同党校之间的师资交流与合作,提高师资的利用效率。

(三)创新培训方式

采用混合式培训模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让干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线下培训则侧重于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干部的学习效果。例如,开展线上的数字技术理论课程学习,线下组织干部进行数字化项目的模拟实施。

开展体验式培训:具备条件的各级党校,通过建设数字化体验中心,让干部在模拟的数字化工作环境中亲身体验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设置数字化政务服务体验区,让干部模拟办理各种政务事项,感受数字化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从而提高干部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四)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构建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除了理论考试外,增加对干部实际操作能力、数字化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例如,通过实际项目操作考核干部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考核干部的数字化思维能力。

加强培训后的跟踪评估:对干部培训后的数字化素养提升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了解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培训部门,以便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论:

数字经济时代对干部数字化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在提升干部数字化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优化培训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方式和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党校能够有效提升干部的数字化素养,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政府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党校还应不断关注数字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实际工作需求的变化,持续改进和完善干部数字化素养培训工作,推动干部队伍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数字化素养培训的具体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估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干部数字化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 于军闻 . 数智时代下基层党校干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N]. 山西科技报 ,2025-01-13(A12).

2. 成 辉 . 党 校 智 慧 校 园 建 设 价 值 与 对 策 研 究 [J]. 产 业 与 科 技 论坛 ,2024,23(20):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