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作者

陈天周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引言

矿山施工安全是保障生产效益的核心要素。当前露天矿作业仍存在边坡失稳、爆破事故等风险,暴露出安全管理体系的不足。研究融合现代技术的安全管理方法,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山具有重要意义。

1 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施工安全管理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于开采作业全过程。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形成分级负责的安全管理网络。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贯彻"风险分级管控"理念,建立覆盖全作业流程的双重预防机制,通过科学辨识评估各类危险源,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落实"动态监管"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开采过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推行"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定完善的作业规程和操作标准,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坚持"持续改进"原则,通过事故案例分析、隐患排查治理等手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应急管理"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这些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露天矿山施工安全管理的完整框架,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根本保障。

2 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分析

2.1 爆破开采技术

爆破开采技术是露天矿山获取矿石的主要工艺方法,其核心在于实现岩石的有效破碎与合理抛掷。现代爆破技术注重精细化设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精确计算爆破参数,包括孔径、孔距、排距、、炸药单耗、单孔装药量等关键指标。采用电子雷管起爆系统实现毫秒级微差爆破,有效控制爆破振动和飞石距离。预裂爆破技术和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边坡稳定性。爆破设计需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岩体特性等自然因素,通过数值模拟优化爆破方案。爆破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控,运用高速摄影技术分析爆破效果,为后续爆破参数调整提供依据。爆破后及时进行效果评估,重点检查边坡完整性、根底、大块率等质量指标,确保开采效率与安全。

2.2 机械开采技术

机械开采技术以大型设备直接剥离和采装为主要特征,适用于中硬以下矿岩的开采作业。轮斗挖掘机连续开采系统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层状矿床的开采。单斗挖掘机配合卡车运输的间断工艺灵活适应复杂矿体条件,通过优化采装参数提升系统配合效率。机械开采注重设备选型与匹配,根据矿岩硬度选择不同斗齿和切削工具,实现最佳开采效果。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设备具备自主避障、智能调度等功能,大幅提升作业安全性。机械开采过程中实施实时监控,通过设备状态传感器预防性维护,保障连续生产能力。针对特殊地质条件开发专用开采装置,如冻土切割头、硬岩铣刨机等,拓展机械开采的应用范围。

3 露天矿山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实施

3.1 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矿山安全培训体系应覆盖所有岗位人员,建立分级分类的培训机制。新员工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包括矿山安全法规、危险源辨识等基础内容。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专业复训,确保操作技能符合安全要求。创新培训方式,采用 VR 技术模拟各类事故场景,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安全知识考核系统,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资格挂钩。开展常态化的安全文化活动,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强化安全意识。重点加强临时工和外包队伍的安全管理,确保同标准同要求。培训记录实现电子化管理,构建可追溯的培训档案系统。针对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开展专项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最新安全操作规范,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3.2 设备安全维护与检修

设备安全管理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采购到报废全程监控。建立设备健康档案,记录运行参数、维修历史等关键信息。推行预防性维护制度,基于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制定维护计划。重点设备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振动、温度等参数,实现故障早期预警。检修作业严格执行锁定挂牌制度,确保能量隔离彻底。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法定检验,保持安全装置完好有效。建立备品备件质量追溯体系,杜绝不合格配件使用。设备改造需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符合本质安全要求。开发移动巡检系统,实现检查记录的电子化管理和问题闭环处理。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3.3 环境安全监测与预警

矿山环境安全监测系统应采用多维度、立体化的监测架构,构建覆盖地质环境、气象条件和作业场所的综合监测网络。边坡稳定性监测需整合GNSS 卫星定位、三维激光扫描和光纤传感等多元技术手段,形成空间立体监测体系,实现毫米级位移变化的精准捕捉。地下水监测网络应合理布置观测井,动态追踪水位变化与水质指标,预防突水事故的发生。气象监测子系统重点追踪降雨强度、风向风速等关键参数,建立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的预警模型,为生产调度提供决策支持。作业环境监测着重关注粉尘浓度、噪声水平和有害气体等职业健康指标,布设智能传感器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架构,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各监测点数据汇聚至中央控制平台。平台集成专业分析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异常模式并生成预警信号。预警信息按照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理,建立从现场处置到全矿响应的多级联动机制。系统维护管理实行标准化流程,包括定期校准、设备巡检和数据备份等保障措施。监测结果与开采作业计划深度结合,形成动态调整的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建立完整的监测数据档案,为事故追溯和责任认定提供技术依据,推动矿山环境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结束语

露天矿山开采技术创新与安全管理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优化开采工艺、强化智能监测,可实现生产效率与安全水平的协同提升。未来应持续推进开采技术革新,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兴.探讨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安全管理[J].冶金与材料,2025,45(03):130-132.

[2]吴全付.露天开采矿山中的采矿技术及安全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25,15(03):76-78.

[3]赵开林,保丹梅,张照伦,等.浅谈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开采技术与安全管理建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5,(0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