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网球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作者

李金桥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127

引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思政教育价值。网球运动作为一项兼具竞技性和文化性的体育项目,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当前高校网球教学普遍存在重技能轻育人、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本文基于三色球教学法的创新应用,探索高校网球教学中实现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可行路径,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 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体育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参与度高、互动频繁等特点,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天然的场景和载体。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绅士运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在网球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从运动礼仪、规则遵守、公平竞争、自我挑战等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然而,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技术动作的机械训练,忽视了运动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因此,探索适合网球教学特点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2、三色球教学法在网球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三色球教学法是根据学生不同技术水平,使用红、橙、绿三种不同气压和弹性的网球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红色球气压最低(约为标准球的 25% )、速度最慢,适合初学者;橙色球次之(气压约为标准球的 50% );绿色球最接近标准球(气压约为标准球的 75% ),适合进阶者。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渐进性和适应性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从课程思政视角看,三色球教学法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培养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其次,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再次,不同颜色球的转换使用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和支持,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技术进阶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努力和进步的肯定,能够强化正向价值引导。

实践证明,采用三色球教学法的网球课堂,学生参与度更高,学习体验更积极,思政教育效果更显著。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平竞争、相互尊重、自我超越等价值理念,实现了技能学习与品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3、基于三色球教学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在高校网球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设计。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应确立"技能-素质-价值"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既包括网球技术掌握程度等技能目标,也包括团队协作、意志品质等素质目标,以及体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目标。

其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结合三色球教学的特点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使用红色球的基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运动礼仪;在橙色球的提高阶段,强调团队合作和相互尊重;在绿色球的进阶阶段,注重竞争精神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每个教学环节都应有明确的思政指向。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情境教学、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运动场景中体验和感悟思政内涵。例如,通过设计需要密切配合的练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设置技术挑战环节,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最后,在教学评价上,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也关注其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可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

4、三色球教学促进课程思政的实践案例

4.1、课程基本情况

4.2、网球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网球三色球运动涉及基础理论、技术、战术、比赛、执裁、执教等多方面的内容,自身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网球课程教学的安排上采用合适、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介入思政内容,既能让学生掌握网球技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国精神、奋勇拼搏、永不言弃、遵守规则、竞争意识、等思想意识。

大学网球课程思政的学习目标如下:

(1)根据三色球的不同特性,准确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分层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会抓住机遇,通过刻苦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球技能。

(2)通过网球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挖掘其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3)通过网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勇向前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勤学苦练的工匠精神,为学生迎接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挑战做好准备。

(4)通过网球双打战术的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在比赛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在比赛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关心爱护同学,理性对待比赛的输赢,敢于面对自身的不足。

(5)通过参与教学比赛和现场执裁工作,提高学生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守纪律、遵纪守法,塑造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4.3、课程教学设计与课程教学实施

学情分析:学生网球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薄弱,面对输赢的过程中,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欠缺,有较好的规则意识,但是对网球比赛的规则及礼仪形态认知不足。标准训练球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掌握网球基本技术有较高的难度。三色球教学的引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更乐于去实践和开拓创新。

课程教学重难点:网球基本知识、技术及裁判习得过程中的思政元素的融合;学生不同学习阶段运用三色球的合理过度性选择。

课程教学目标:见(二)板块:网球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中的目标内容。

教学策略:三色球的引入可以满足不同教学阶段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层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从基本技术过度到更为复杂的技术学习,采用分段教学模式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色球及思政元素融合点:

形成性评价:三色球的教学引入,有利于记录学生不同阶段达成的技术能力层次,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提升自信心。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情感和可行性等原则,在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的调控自己的学练过程,整个课程注重学生在网球练习过程的体验评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输出能力,在对网球技能掌握的考评过程中,重点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4.4、课程教学成效与课程教学总结

通过网球三色球的学练,学生在对网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对网球的认识和我国网球的现状有了清晰的认知,情感上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技能上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网球基本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他们参与度。可以帮助学生定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案。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通过比赛及裁判工作的实践过程强化了学生在体育比赛及以后工作生活中对规则意识、公正公平意识和礼仪形态的再认知。

4.5、教学特色与教学创新

整个课程,实践结合理论、线下结合线上、突出重点,主抓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三色球教学,巧妙地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给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专属的学习计划,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水平。每一单元思政融合内容突出,论据充实。注重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在学练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沟通、交流、创新、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采用三色球教学法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红色球基础教学阶段,教师通过规范的发球、接球礼仪教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绅士风度;在橙色球提高阶段,组织双打配合练习,强调团队协作和相互尊重;在绿色球进阶阶段,开展模拟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心理素质。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在网球技术上取得明显进步,在综合素质方面也表现出积极变化。问卷调查显示, 92% 的学生认为课程帮助自己提升了规则意识,88%的学生表示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增强, 85% %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意志品质有所提高。这表明三色球教学法为网球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效载体。

5、结论

高校网球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三色球教学法通过其分层递进、因材施教的特点,为网球课程思政提供了天然的实施路径。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可以实现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不同体育项目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不断完善体育育人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奖睿婕.智慧体育下三色球在大学生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5.

[2]李雪,张守忠,高赫遥.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4(1)

[3]仲伟波,颜炳国,万泳睿.“赛练结合”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

[4]曹正.基于 SPOC 的普通高校网球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3.

[5]蔡思宁,辛悦凯,房广顺,郑舒婷.“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梗阻与推进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5(2).

[6]杨亚慧.“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球课程发掘思政元素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21基金项目:扬州大学 2022 年教改课题(YZUJX2022-D9)。

作者简介:李金桥(1982-),男,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