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填料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与性能优化
刘蓉瑾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抚顺 113122;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抚顺 113122;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11
一、引言
高分子复合材料凭借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势,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纳米填料的加入为提升其性能带来新契机,其独特的尺寸与表面效应,能显著优化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但纳米填料因高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易团聚,难以均匀分散,限制性能发挥。故而,通过界面改性增强纳米填料与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和结合力,成为提升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突破口。
二、纳米填料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
2.1 纳米填料的特性
纳米填料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处于纳米量级( 1-1000nm )的尺寸,这赋予它极高的比表面积,能与高分子基体产生更大接触面积,为二者相互作用奠定基础。但与此同时,高表面原子比例带来的高表面能,又使得纳米填料表面活性强,在基体中极易团聚。像纳米二氧化硅,其比表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每克,大量硅羟基的存在,使其团聚倾向明显。
2.2 纳米填料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制
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纳米填料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增强作用。应力传递机制下,凭借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纳米填料可将外力产生的应力有效传递至整个材料体系,提升整体强度;阻碍作用则体现在它能限制高分子链运动,减少基体变形,从而增强材料刚度和硬度;裂纹钉扎与偏转机制中,纳米填料能阻止裂纹扩展或使其改变方向,消耗更多能量,提高材料韧性。以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碳纳米管以优异力学性能和高长径比承担大量载荷,同时阻碍环氧树脂分子链运动,显著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模量。
2.3 界面在纳米填料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重要性
界面作为纳米填料与高分子基体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重大。良好的界面可保障纳米填料均匀分散,实现应力有效传递,充分发挥增强效果;而界面结合力不足,会致使纳米填料从基体脱粘,降低复合材料性能。如纳米黏土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若二者界面相容性不佳,纳米黏土难以均匀分散,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也无法有效提升,因此优化界面是提升复合材料性能的核心所在。
三、纳米填料的界面改性方法
3.1 物理改性方法
物理改性方法基于物理作用改变纳米填料表面性质,以此提升其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机械研磨借助机械力减小纳米填料颗粒尺寸,增加表面缺陷,提升表面活性,促进分散。像用高能球磨机处理纳米碳酸钙,细化粒径、粗糙表面后,其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显著改善。表面吸附改性则是在纳米填料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分子,调节表面能,降低团聚趋势。以纳米二氧化钛为例,吸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后,PVP 亲疏水基团分别与纳米二氧化钛和高分子基体作用,有效增强纳米二氧化钛在有机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和相容效果。
3.2 化学改性方法
化学改性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纳米填料表面引入新的官能团,以改变其表面化学性质,增强与高分子基体的化学键合作用。表面接枝改性是化学改性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引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使单体在纳米填料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接枝聚合物链。例如,在纳米纤维素表面接枝聚乳酸链,可显著改善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基体之间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氧化还原改性则是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对纳米填料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官能团结构。如对碳纳米管进行硝酸氧化处理,在其表面引入羧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增加了碳纳米管的表面极性,提高了其在极性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性和与基体的相互作用。
3.3 偶联剂改性方法
偶联剂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官能团,一种官能团能够与纳米填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合;另一种官能团则能够与高分子基体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从而在纳米填料与高分子基体之间起到桥梁连接的作用,增强二者的界面结合力。硅烷偶联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偶联剂,其分子结构通式为 Y-R-Si(OR')₃,其中 OR'为可水解的烷氧基,能够与纳米填料表面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Y 为有机官能团,如氨基、乙烯基、环氧基等,可与高分子基体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缠绕,增强界面结合。例如,在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使用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乙氧基与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反应,氨基则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反应,有效地提高了纳米二氧化硅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界面改性对纳米填料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力学性能
界面改性能够显著提升纳米填料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物理、化学或偶联剂改性,纳米填料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增强,使得应力能够更有效地在纳米填料与基体之间传递,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例如,经过表面接枝改性的纳米黏土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相较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可提高 20%50% 。同时,良好的界面改性还能够增加材料的韧性,当材料受到冲击时,纳米填料与基体之间的强界面结合能够使裂纹发生偏转和分支,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如在碳纳米管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中,采用偶联剂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 30%80% 。
4.2 热学性能
界面改性对纳米填料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改性后的纳米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限制了高分子链的热运动,使得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升高,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例如,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氧化铝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其 Tg相较于未改性的 PMMA 提高了 10-20% 。另一方面,纳米填料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以及与基体的良好界面结合,能够形成有效的热传导路径,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如在石墨烯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中,通过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在聚乙烯基体中均匀分散,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提高数倍,有利于材料在散热等领域的应用。
五、结论
纳米填料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前景广阔,界面改性对提升其性能意义重大。物理、化学和偶联剂等改性方法可改善纳米填料团聚问题,优化复合材料多方面性能。但目前该领域研究仍存挑战,如改性机制待深入探究、过程复杂成本高、新型材料改性研究不足等。未来,随着多学科融合,界面改性有望取得突破,开发绿色高效改性方法、深入研究界面结构性能关系,将为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提供支撑,推动其在高端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嘉欣.多壁碳纳米管/聚醚酮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D].吉林:吉林大学,2020.
[2]田琰.纳米颗粒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3]赵丹.聚合物/碳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界面增强与性能改善[D].天津:天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