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视域下融合新闻写作方式嬗变

作者

刘丽

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引言

当今媒体发展时,媒介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随着新旧媒体的融合与促进,新的媒体生态格局形成。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方式与渠道均发生改变,且新闻融合态势也越来越明显,这使得新闻写作面临的要求更高。此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应准确地把握媒介融合、融合新闻的特点与要求,积极开展新闻写作方式创新,撰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提升新闻传播效果,进而增强媒体竞争力,实现长久的发展。

一、针对新媒体特征创新构思和写作

以往,新闻写作时,对文字叙述更加重视,但在新媒体时代,稿件中除文字外,还应融入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以使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增强,提高传播效果。新媒体视域下,融合新闻写作时,在表达方式上,图文并茂的重视程度大幅升高,再加上多维度、多角度地解读新闻信息,使新闻信息的呈现更加丰富立体,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同时,写作过程中,社交媒体、互联网优势需充分利用,自普及互联网以及兴起社交媒体后,人们可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与方式获取新闻信息,这要求新闻工作者撰写稿件时合理使用各新媒体平台,实现有效传播和推广新闻信息[1]。此外,新闻写作期间,受众体验、个性化需求均需密切关注。在传统媒体时代,呈现新闻信息时,方式相对单一,新闻工作者对写作规范、传播方式更加注重。但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改变了新闻信息城下方式,新闻写作过程中,应格外关注用户体验,通过分析用户相关数据,精准地定制新闻内容,实现个性化传播。例如云南普洱的向群入宅事件,该新闻发生后,新安晚报不仅刊发了相应稿件,同时制作新闻视频,发布到旗下的抖音账号“大皖新闻”中,视频发布后,获得用户大量的留言、点红心及转发,传播效率大大提高。

二、新闻内容写作中合理利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其作为新兴语言形式,广泛应用于网络空间的交际活动,深受人们的青睐与喜爱。随着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各新媒体平台将其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使新闻信息传播更加贴近于受众,进而获得受众的关注。不过,网络语言的质量良莠不齐,新闻工作者使用过程中,应先全面地了解网络语言的具体含义,再结合新闻信息内容,分析、判断网络语言是否适用,切可不可盲目使用,避免媒体的权威性等受到影响。例如“天问一号”在火星成功着陆,中国日报的新浪微博官方号在报道此新闻事件时,新闻内容写作采用“火星文”,表示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的祝贺,这种写作方式诙谐有趣,可将受众阅读兴趣有效地激发。但“火星文”较难理解,如果发布新闻信息时过于频繁地使用,势必会“物极必反”。

三、提升新闻内容写作的质量与深度

媒体融合背景下,开展新闻写作时,提升质量与深度是核心要求,目的是使新闻报道更具价值和影响力。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对各新媒体平台的热榜等高度关注,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掘出来,同时,通过网络监测、数据分析等方法,提高自身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2]。新闻写作过程中,注意调查和分析新闻事件,将其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揭示出来,让新闻报道更具深度。为实现新闻融合写作,新闻工作者注意整合不同媒体平台中的资源,并在报道中有机地融入视频、图片等,使新闻报道形式更加丰富,提升受众的体验感。另外,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可积极开展深度报道的策划,打造专业化的新闻稿件,增强新闻报道的专业度。

四、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需求

在现代社会,传统新闻报道很难吸引受众,也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借助媒体融合的东风,对受众需求全面的、深入地分析,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新闻写作方式,使受众多元化需求有效满足。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时,更倾向于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等,同时,他们关注及了解新闻事件过程中,希望最新动态能快速呈现。针对此特点,新闻写作期间,内容应保证新闻,且最新动态的更新与推送及时提供,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事件,发生险情后,当地转移数千人,全国多地救援力量也积极前往支援。事件第二天,大皖新闻记者迅速地前往灾情现场,现场采访工作随机开展,而在采访过程中,在相应的新媒体平台建立专栏“抢险洞庭湖”,每天更新抗洪抢险以及救灾情况,将最新信息提供给受众,满足受众的需求。新媒体视域下,只有新闻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才能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住,实际写作中,新闻工作者表达手段要坚持多元,使受众需求充分满足。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

当前,新闻写作中开始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该项工作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有效提升。然而,报道有关于感情、生命和人物的内容时,对于其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情绪,机器难以准确捕捉,也不能通过微小变动预测局势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实际写作时,简单工作可由机器负责,提高写作效率,而新闻工作者则负责优化新闻内容,包含写作方式的调整、文笔的精炼等,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文关怀。此外,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频繁出现各种各样的博取眼球的行为,如刻意煽情、暗含偏激的表达等,这些内容质量低下,甚至使报道失去真实性。作为新闻工作者,应杜绝这些行为,尊重事实,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结束语:在新媒体不断发展过程中,其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愈加深入,此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应借助媒体融合优势,创新新闻写作方式。新闻写作时,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打造图文并茂的文章,并适当地运用网络语言,提升新闻内容的趣味性。此基础上,新闻工作者要严把质量关,保证新闻内容准确、全面、有深度,使受众需求充分满足。另外,新闻工作者应积极探索人机协作方式,让新闻报道更具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明红.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如何精耕细作[J].新闻文化建设,2024,(13):53-54.

[2]刘雪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创新策略探析[J].记者观察,2023,(0 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