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变电站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贾友超 柳飞 孟雪
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一、引言
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电压转换、电力分配和控制等重要任务。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供电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并应用于变电站施工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施工技术,成为电力工程建设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变电站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2.1 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稳定可靠的变电站施工技术,能够确保变电站内各类电气设备精准安装与高效调试,让设备间实现良好匹配与协同运作,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例如,在变压器安装环节,若施工技术达标,就能确保变压器运行稳定,降低故障发生率,进而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
2.2 提高供电可靠性
科学先进的变电站施工技术,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失误与隐患,提升变电站整体质量与性能,保障电力供应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比如在电气布线施工中,采用先进技术保证布线规范,可有效减少线路故障,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2.3 推动电力工程行业发展
不断创新与优化变电站施工技术,能为电力工程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与进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电力工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例如,新型智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促使电力工程行业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三、变电站施工技术解析
3.1 地基施工技术
3.1.1 地基处理
在变电站施工前期,需依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像换填法,就是把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除,换填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好的材料,从而提升地基承载能力。强夯法通过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土施加强大冲击力,使地基土压实,增强地基强度。
3.1.2 基础浇筑
基础浇筑施工时,要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运用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同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保障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3.2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3.2.1 变压器安装
变压器安装前,要全面检查其外观有无损伤、零部件是否齐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等试验,确保变压器性能良好。安装过程中,利用专业起重设备精准就位,保证变压器水平度与垂直度符合要求。完成安装后,仔细连接高低压侧电缆,做好电缆头制作与固定,确保连接可靠。
3.2.2 开关柜安装
开关柜安装前,依据设计图纸确定安装位置与排列顺序。安装时,先将开关柜底座固定在基础槽钢上,保证底座水平度与垂直度。再依次安装开关柜,通过调整垫片使开关柜排列整齐、间隙均匀。安装完成后,连接开关柜之间的母线与二次控制线,保证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3.3 电气布线技术
3.3.1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详细规划敷设路径,尽量减少电缆交叉与弯曲。依据电缆规格与敷设环境,选择恰当的敷设方式,如直埋敷设适用于电缆数量少、敷设路径简单的场合;电缆桥架敷设适用于电缆数量多、需要分层敷设的情况。敷设过程中,控制电缆的牵引力与弯曲半径,避免电缆受损。
3.3.2 母线安装
母线安装前,对母线进行校直与清洁,保证母线表面光滑、无氧化层。依据设计要求,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母线,确保连接牢固、接触电阻小。安装完成后,对母线进行绝缘测试,保证母线绝缘性能良好。
3.4 自动化系统安装技术
3.4.1 监控系统安装
监控系统安装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设备的安装。安装传感器时,确保其安装位置准确,能够实时、准确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安装控制器与通信设备时,保证设备连接正确、通信畅通。完成安装后,对监控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
3.4.2 保护系统安装
保护系统安装包括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等设备的安装。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严格按照定值单进行整定,确保保护装置动作准确、可靠。安装故障录波器时,保证其能够准确记录故障信息。完成安装后,对保护系统进行调试与校验,确保保护系统能够有效发挥保护作用。
四、变电站施工技术应用问题及优化策略
4.1 施工技术应用问题
4.1.1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对新技术、新工艺掌握不熟练,导致施工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影响施工质量。
4.1.2 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容易出现技术交底不详细、施工过程随意变更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
4.1.3 新技术应用困难
一些先进的变电站施工新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因施工人员对其不熟悉、缺乏配套设备与技术支持等原因,难以得到广泛应用,限制了施工技术的整体提升。
4.2 优化策略
4.2.1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施工单位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讲解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同时,鼓励施工人员自主学习,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技术管理职责,规范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督、工程验收等环节的管理流程。加强对施工技术文件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2.3 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施工单位积极引进先进的变电站施工新技术,加强与科研机构、设备厂家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为新技术应用提供必要的设备与技术支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新技术在变电站施工中的广泛应用。
五、结论
在电力工程中,变电站施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运用地基施工技术、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电气布线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安装技术等,能够保障变电站施工质量,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与供电可靠性。针对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等优化策略,可有效提高变电站施工技术水平,推动电力工程行业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变电站施工中,需不断探索与创新施工技术,以适应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牛牧之, 王瑞. 变电站电气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分析[J]. 电气技术与经济,2022(04):143-145.
[2]余扬波,彭舜尧.基于电力工程中变电站施工技术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4):74.
[3]蒋玉冠.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防渗漏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9):138-140.
[4]马永军.电力工程中变电站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1):243-244.
[5]张晓洪.基于电力工程中变电站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2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