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的协同研究
张琪
肥西县人才科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改变企业生产运营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企业政工工作作为重要的管理及文化建设内容,需进行积极变革,认识到传统政工工作所带来的弊端问题,强化新质生产力在企业政工工作的应用水平,深度研讨企业政工工作的协同机制,为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由此可见,开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的协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的协同研究
(一)横向协同机制
横向协同机制主要是指组织体系进行跨部门协作。以往企业内部在开展政工工作时,主要将其交由特定部门负责,但是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部门之间职能壁垒逐渐消除。政工部门可与生产经营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市场营销部门进行紧密配合,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制定政工工作规划,提高政工工作的实效性,深化企业文化[1]。横向协同机制中为了避免工作内容出现交叉的情况,还需制定详细的责任制度,强化制度保障,使得跨部门组织协同工作有效开展。横向协调机制中还需分析员工的反馈意见,采取匿名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企业人员对政工工作的需求以及现阶段政工工作的不足之处,依据企业人员的反馈意见,针对性调整工作策略。
(二)纵向协同机制
纵向协同机制主要是指工作体系由上至下进行联动。工作体系纵向联动中应依照层级差异,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确保政策方针、工作任务可精准传达与落实到各部门。企业高层管理部分需重视政工工作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将政工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把控具体的工作方向。中层管理部门承担着上传下达的工作职责,在接收到高层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后,将其划分到基层管理部门与岗位。基层管理部门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确保各项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纵向协同机制可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人员形成合力,保障政工工作的顺利推进,使政工工作的各项内容精准落实。纵向协同机制中还需建立考核机制、监督机制,从而有效约束各层级部门的工作行为,避免政工工作流于形式的情况出现。
(三)创新协同机制
新质生产力中的“新”在企业政工工作的协同机制中,主要是指创新工作模式以及管理体制。在工作的过程中,强调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优化现有的工作流程。管理机制中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可提高管理效率,且通过分析管理平台的数据可进行智能化决策。例如,在管理机制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的平台,可自动收集与员工表现、心理状态等数据信息,以便政工人员利用这些数据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创新协同机制的构建应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推动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的协同新路径
(一)积极推进前沿科技的应用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需要强化前沿科技的应用,构建数字化的政工工作平台,实现政工工作的转型升级。在平台中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全面收集员工行为数据、思想动态等进行智能化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来为思想教育活动、文化活动等政工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在政工干部选拔管理中,可引入人工智能动态化评估模型,通过多维度分析履历、政治素养等数据,生成能力矩阵图,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数据支撑。在政工工作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来创建沉浸式的教育场景,有效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以及参与度。另外,推进前沿科技的应用时,应利用云计算以及信息化技术,依据业务协同需求,开展数据资源的共享,推进各类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二)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企业政工工作管理制度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需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战略规划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工作制度的顶层设计环节,应将提高工作质量作为核心内容,依据全新的工作场景,创新管理制度,将政治工作嵌入到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现代企业政工工作出现变革,所以在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应充分贴合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管理标准与内容。在管理制度制定阶段,为了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需要构建监督考核机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进行惩处,对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且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从而积极发挥管理制度的功能效用[2]。完善管理制度可确保政工工作顺利开展,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强化企业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
(三)提高政工人才的综合素养
政工人才的综合素养是保证企业政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现阶段需要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对政工人才进行培养,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在对政工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注意其在政治性、专业性方面的要求,具体可通过定期的培训活动,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培训环节可围绕新质生产力下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先进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进行传授,可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讲述前沿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方法,或组织政工人才外出学习,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需构建相应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相挂钩,从而有效提高政工人才培训参与热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发生重大变革,所以当前应从横向协同机制、纵向协同机制、创新协同机制等方面,强化企业政工工作协同机制的建设,之后采取积极推进前沿科技的应用、完善工作管理制度、提高政工人才综合素养等策略,实现企业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政工工作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宾.基于“互联网 + ”背景的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发展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5,(01):189-191.
[2]刘长臻.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24,(1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