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
王英
成都市新津区实验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关键目标。小学数学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践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亟待创新。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方法及实践策略,旨在提升作业质量,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北师大版教材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核心素养已成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往往侧重于知识的机械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2.1 目标性原则
单元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以及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项作业所指向的核心素养维度和具体知识点,确保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单元作业设计中,可设计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较大数据并进行改写、比较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素养,同时加深对单元知识的理解。
2.2 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单元作业应具有层次性。可分为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拓展作业三个层次。基础作业主要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巩固所学;提高作业在基础上增加难度,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满足中等水平学生的需求;拓展作业则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如在“图形的运动”单元,基础作业可让学生识别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提高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拓展作业则可以是让学生利用图形运动设计美丽的图案,并阐述设计思路。
2.3 情境性原则
将数学知识融入真实情境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应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数学历史情境或问题情境。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单元为例,可设计如下情境作业:“周末妈妈去超市购物,苹果每千克 5.6 元,妈妈买了 3.5 千克,她付给收银员 20 元,应找回多少钱?”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作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小数除法知识,培养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
2.4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业的条件可以开放,答案不唯一,解题策略多样化。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作业中,可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给你一根长 20 厘米的铁丝,你能围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多边形?计算它们的面积,并比较面积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多边形组合,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探索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素养。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方法
3.1 基于教材内容整合设计
深入研究北师大版教材,梳理单元知识结构,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为例,将分数的意义、读写法、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作业。如设计一份综合作业: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 1/2、1/4、1/8 等分数,并通过涂色表示出来,然后计算不同分数部分合起来是多少。这样的作业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又能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和计算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3.2 结合生活实际拓展设计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单元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拓展作业内容。在“统计与概率”单元,可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然后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整理和表示,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掌握了统计知识,还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数据分析素养。
3.3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设计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创新作业形式。例如,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设计关于图形变换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操作软件直观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化过程,加深对图形性质的理解,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同时,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推送和即时反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实践策略
4.1 作业布置与指导
教师在布置单元作业时,要向学生明确作业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间。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布置“数学广角”单元的拓展作业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例子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4.2 作业批改与反馈
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如教师批改、学生自评、互评等。教师批改时要注重对学生作业过程的评价,不仅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还要对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和书写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作业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的作业,要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
4.3 作业评价与反思
建立全面的作业评价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要对作业设计与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
五、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遵循目标性、层次性、情境性和开放性原则,运用基于教材内容整合、结合生活实际拓展、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等设计方法,并采取有效的实践策略,能够设计出高质量的单元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核心素养理念深入贯彻到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