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评模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实现路径
许文恺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外国语学校 362011
引言
篮球作为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本文以中学篮球教学为研究对象,围绕“学练赛评”模式在课堂实施及育人价值实现路径展开研究,旨在为中学篮球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学练赛评”模式的理论基础与育人价值
“学练赛评”模式将学习、训练、比赛和评价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链条,既满足技能提升需求,也服务于育人目标。在学习阶段,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知识引导掌握篮球基础理论和技能要领,强化对篮球规则、战术理念和技术动作的认知,为后续练习与比赛奠定基础;在练习阶段,学生通过分组训练、专项训练和技能练习不断巩固技术动作,提升身体素质,同时通过协作练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在比赛阶段,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战,通过赛场表现锻炼心理素质、策略运用能力和规则意识,激发竞争意识与荣誉感;在评价阶段,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综合考察学生技能水平、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实现育人价值的闭环。理论上,“学练赛评”模式不仅关注篮球动作技术,还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发展,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为中学篮球教学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实施路径。
二、知识引领下的篮球基础素养培育路径
在篮球教学的学习阶段,教师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教学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技术动作和战术理念。这一阶段的核心育人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规则意识和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对球场布局、运球、传球和投篮等基础技能的讲解,学生能够形成明确的动作概念,并在观察与模仿中提升技能掌握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学习篮球比赛案例和战术分析,学生能够在理解规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习环节中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提问、讨论和示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规则意识和团队责任感。这一阶段的有效实施为后续练习和比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与能力的价值,从而增强课堂参与动力。
三、实践训练中的技能塑造与团队精神养成
练习阶段是技能掌握和身体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团队合作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分组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和战术演练,使学生不断重复动作、纠正姿势、强化身体协调性和力量。练习阶段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动作规范性和技能稳定性提升,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运动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其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分组练习和协作任务学会沟通、分工、配合及协同解决问题;其三,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锻炼,练习过程中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学生通过自我调节和团队支持逐步增强承受能力;其四,自主性与责任感的培养,教师在练习中给予适度指导,鼓励学生自主规划训练任务和调整练习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主决策和责任承担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设计练习内容和训练强度,学生在技术提升的同时实现心理素质和社会能力的同步发展,为比赛阶段的成功奠定基础。
四、实战体验中的心理成长与价值观塑造比赛阶段是“学练赛评”模式中最能体现育人价值的环节,通过实战体验,学生将学习和练习中掌握的技能综合应用。比赛不仅考察学生技术水平,更是团队合作、心理承受力、策略运用和规则意识的综合展示。通过小组对抗赛、模拟比赛或正式比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在压力下冷静判断、合理分配任务、及时调整战术。比赛过程中的胜负体验能够激发学生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同时培养宽容、尊重和公正的价值观。教师在比赛环节应注重过程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引导学生在胜负面前保持积极心态。比赛环节的有效实施不仅提升学生技能水平,还通过竞技体验和团队互动培养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反思能力,实现篮球教学的育人目标。
五、全程评价体系下的学生成长与综合能力提升
评价阶段在“学练赛评”模式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确保育人价值落实的关键环节。评价应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通过技能考核、心理素质测评、团队合作观察和自我反思记录,全面考察学生的篮球能力及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练习和比赛中的参与度、努力程度及合作表现,强调持续改进和成长过程;结果性评价关注技能掌握、比赛表现和任务完成质量,突出目标导向和标准化衡量。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结合口头反馈、书面评价和同伴互评,帮助学生发现优势与不足,并指导其制定改进策略。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技术提升,还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责任感和反思能力,从而实现中学篮球教学的全面育人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学练赛评”模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具有显著育人价值。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的练习、实战的比赛和全面的评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篮球技能,提升身体素质,更能够在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实践表明,科学设计和实施“学练赛评”模式,能够将技术训练与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篮球教学的技能育人、素质育人和人格育人目标。未来,中学篮球教学应进一步完善“学练赛评”模式的操作规范、优化训练与比赛环节设计、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同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推动篮球教学育人功能的持续深化,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箭.基于攻防意识培养的初中篮球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4,(50):9-11.
[2]黄剑宇, 高猛. 合肥市第九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现状分析[J]. 安徽教育科研,2024,(33):50-52.
[3]蒋轶翀.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求知导刊,2024,(32):128-130.
[4]陈 天 鸿 . 核 心 素 养 下 初 中 篮 球 课 程 动 态 分 层 教 学 实 践 [J]. 亚 太 教育,2024,(21):94-97.
[5]潘 素 平. 湛 江 市 城区 高 中 校 园 篮 球 教学 现 状 及 发 展 研 究[J]. 体 育 师友,2024,47(05):9-12.
[6]马腾飞.领会教学法对初中男生篮球比赛表现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C]//国际班迪联合会(FIB),国际体能协会(ISCA),中国班迪协会(CBF).第五届国际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上).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24: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