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烟草执法服务对策研究

作者

程前锦 李万远 陈国祥

云南省大理州烟草公司祥云县分公司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672100

一、未成年人烟草危害的时代挑战

(一)传统监管效能滞后性显现

尽管《烟草专卖法》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2023 年全国仍查处相关案件 1.2 万起,其中 70% 发生于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无证摊点。此类场所依托" 拆包散卖"" 流动兜售" 等方式规避监管,人工巡查难以覆盖全时段动态风险。传统执法依赖现场检查,面对 600 万持证零售户与海量无证经营者,存在监管密度不足、响应速度滞后的结构性矛盾。中国疾控中心 2024 年调查显示,初中男生吸烟率达 11.2% ,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农村地区使用率( (7.8%) )高于城市 (4.8%) ),西部地区(10.3%)高于中东部地区。这一数据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得,样本量达 155,117 人,采用 SAS9.3 软件进行复杂调查数据分析,具有较高的统计学效力。

(二)新型烟草危害的技术化渗透

电子烟以 " 水果味 "" 潮玩化 " 包装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 APP 实施场景化营销,2024 年初中生使用率达 6.8% ,较 2019 年增长 210% , 80% 首次接触源于网络渠道。跨境电商成为监管盲区,未成年人通过代购获取含尼古丁 " 三无" 产品,而传统执法对虚拟交易主体识别、跨境物流追踪存在技术断层,形成监管真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至少 3700 万 13-15 岁青少年使用烟草制品,其中中国近1.8 亿未成年人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

(三)数字交易模式的治理挑战

“社交电商 + 私域流量 + 即时配送”构建隐蔽交易闭环,微信朋友圈、二手平台售烟信息依托跑腿服务实现”1 小时达”。此类交易具有主体虚拟性、证据易逝性特征,传统”现场取证 - 行政处罚”流程难以适应。多部门数据壁垒导致协同治理停留在运动式执法层面,2023 年跨部门联合办案占比不足20% ,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亟待建立。

二、法治框架:构建精准化法律规制体系

(一)完善法律界定与责任配置

根据《电子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国烟办〔2022〕59 号)对电子烟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要求,需修订《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 "电子烟纳入专卖管理 ",建立 " 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一切烟草及新型烟草制品" 的统一规范。参照《食品安全法》提高违法成本,将罚款标准设定为违法销售额 10-20 倍,对二次违法者实施行业禁入。同时,结合细则中对产品质量全链条追溯的规定,建立" 一案双查" 制度,同步追究监管部门履职瑕疵。

(二)优化市场准入与动态监管

实施校园周边零售许可禁入制,对现有持证户建立年度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核查机制,对违规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商户依法吊销许可证并予以公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在电子烟销售监管方面,全面推行 " 强制认证 + 身份核验 "双轨制管理模式:要求所有电子烟经营场所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年龄识别系统,精准核验购买者身份信息,从技术层面杜绝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可能性。

三、技术赋能:打造智慧化监管新范式

(一)构建全域数据监管平台

整合烟草、市监、公安、网信数据,建设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烟草保护智能平台。零售户信用系统实时记录违规信息,对信用后 20% 商户实施每周巡检;电子烟监测模块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抓取 " 烟弹 "" 雾化器 " 等关键词,2024 年大理州平台自动预警线索转化率达 35% ;物流溯源系统对接快递企业,运用图像识别技术拦截寄往学校的可疑包裹,拦截准确率超 85% 。

(二)创新非现场执法技术应用

校园周边部署 " 电子围栏 ",通过 AI 摄像头识别未成年人购烟行为,实时推送执法终端,河南中牟应用后流动摊贩售烟投诉量下降 60% 。网络案件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固化交易记录、聊天数据。

四、协同治理: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

(一)深化跨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的" 未成年人烟草保护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数据共享会,2024 年大理州通过该机制实现涉烟案件信息跨部门流转效率提升 70% 。校园周边推行 " 网格长 + 专班制 ",由烟草执法人员任网格长,联合民警、网格员实施每日巡查;复杂案件启动跨部门专案组。

(二)激活社会力量协同治理

共青团、妇联组建 " 校园控烟志愿者 " 队伍,2023 年全国累计开展巡查活动 8.7 万次,覆盖学校周边 200 米核心区域。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公约》,推动 90% 持证零售户签署" 不向未成年人售烟承诺书"。

五、教育预防:构建全周期干预体系

(一)分层实施学校健康教育

将烟草危害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开展" 拒绝第一支烟" 认知教育,通过卡通动画、互动游戏提升接受度;初中阶段开设" 电子烟危害" 专题课,结合生物实验揭示尼古丁成瘾机制;高中阶段融入" 烟草依赖与公共健康" 内容,衔接大学阶段健康管理教育。2024 年大理州祥云县学生控烟知识知晓率提升至 89% 。

(二)创新精准化传播模式

针对 Z 世代媒介习惯,打造 " 短视频 + 直播 + 沉浸体验 " 传播矩阵。联合短视频平台制作" 烟草真相实验室" 系列,单集播放量超500 万;邀请顶流偶像担任 " 控烟大使 ",通过直播讲解电子烟风险,2024 年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达 12 亿次。开发 " 拒烟大挑战 "VR 游戏,模拟吸烟对肺部的渐进式伤害,累计体验人次超300 万。实现从" 被动灌输" 到" 主动参与" 的转变。

六、结论与治理升级展望

未成年人烟草保护本质上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公共健康领域的具体实践。本文构建的四维治理体系,既通过法治夯实监管根基,又借助数字技术突破传统执法边界,更以社会共治扩大治理半径,最终通过教育干预筑牢心理防线。未来需进一步推进: ① " 数字孪生" 技术在监管场景的应用,实现违法风险实时模拟; ② 建立未成年人烟草暴露监测预警系统,动态评估保护效果; ③ 参与国际控烟规则制定,构建跨境数据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通过持续完善 "制度供给 - 技术赋能 - 价值引领 " 的治理闭环,为全球未成年人健康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 修订)[Z]. 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2] 国家烟草专卖局。电子烟管理年度报告(2023)[R]. 北京: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

[3] 中国疾控中心。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2024)[R]. 北京:中国疾控中心,2024.

[4] 王 泽 宇。 数 字 治 理 视 角 下 的 监 管 创 新 [J]. 行 政 管 理 改 革,2023(5):78-85.

[5]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未成年人控烟进展(2023)[R]. 纽约 :UNICEF,2023.

[6] 中国初中学生烟草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维普期刊,2024.

[7] 世界无烟日 | 保护青少年自觉远离烟草 [EB/OL].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

[8] 中 国 15 岁 及 以 上 人 群 现 在 吸 烟 率 为 23.2%[EB/OL]. 太 原 新 闻 网,2025.

[9] 深圳电子烟监管实践 [EB/OL]. 中国日报网,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