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房建工程外墙保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张俊

安徽建工(安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0

一、建筑工程中主流外墙保温技术类型及应用分析

(一)外墙外保温技术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型,它将保温层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效果好、不占室内空间、保护建筑结构等优势。膨胀聚苯板(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以膨胀聚苯板为保温材料,用胶粘剂将其粘贴到基层墙体,表面抹抗裂砂浆并压入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防护层。挤塑聚苯板(XPS)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挤塑聚苯板由聚苯乙烯树脂挤压成型,与EPS 板相比,它密度更高( 25-35kg/m3 )、导热系数更低(≤0.030W/(m・K))、抗压强度更强( gtrsim200kPa )、吸水率低( ⩽1.0% )、耐候性更好。硬泡聚氨酯(PU)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现场喷涂或预制板粘贴施工,闭孔率高( ⩾90% )、导热系数极低( ⩽0.024W/m⋅K) ),保温隔热和防水性能优异,适用于严寒地区和节能要求高的建筑。

(二)外墙内保温技术

外墙内保温技术将保温层设于建筑物内墙内侧,施工工艺简单,无需考虑室外环境对保温系统的影响,但存在占用室内空间、易产生热桥效应、保温效果差等局限。聚苯板内保温系统通过粘结或钉固方式将聚苯板固定在内墙表面,再覆盖石膏板或腻子层,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不过保温层与外墙结构分离,易在交界处形成热桥、增加局部热量损失,且室内装修时易破坏保温层。保温砂浆内保温系统是将玻化微珠、膨胀珍珠岩等保温砂浆涂抹在内墙表面形成保温层,其优点是材料兼容性好、能与墙体基层紧密结合、抗裂性强;缺点是导热系数高,通常为 0.060 - 0.080W/(m・K),需涂抹 30 - 50mm 才能满足节能要求,会增加墙体荷载,且施工时需控制砂浆含水率与养护条件,防止空鼓、开裂。

表1 外墙内保温技术的不同系统特点

(三)外墙自保温技术

外墙自保温技术依靠墙体材料自身保温性能达成节能目标,不需要额外去设置保温层,具备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施工工序简化以及耐久性强等优势,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系统里,加气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在 0.15 - 0.20W/(mK),通过调整砌块厚度(一般是 200 - 300mm)能满足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要求,此系统施工时要保证砌块之间灰缝饱满避免形成热桥,还需对砌块表面做界面处理来增强与抹灰层粘结力,按照复合方式不同可分为夹芯式、外包式等类型,其保温性能由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和复合构造决定,适用于承重墙体与非承重墙体,并且防火性能和力学性能可通过调整复合材料配比来优化。

二、房建工程外墙保温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一)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外墙保温材料质量有较大差异,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生产保温材料,存在导热系数超标、防火性能不达标、有害物质含量超高等问题,例如部分 EPS 板密度低于 18kg/m3 使导热系数升高,导致保温性能下降,部分 B1级保温材料未达到规范要求阻燃性能,存在火灾方面的隐患,此外保温系统配套材料如胶粘剂、抗裂砂浆、网格布质量未有效控制,致使保温系统粘结强度与抗裂性能降低,易出现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

(二)施工工艺不规范

施工工艺对影响外墙保温系统质量来说是关键因素,当下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施工流程不规范问题,同时还存在操作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就如在 EPS板薄抹灰系统施工的时候,基层墙体没有进行清理与找平操作,导致粘结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规范要求 ⩾40% ),抗裂砂浆涂抹的厚度并不均匀,网格布也没有处于居中位置设置,造成防护层抗冲击性能出现下降。

(三)热桥效应控制不足

热桥效应是对外墙保温技术节能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目前在技术实际应用当中对热桥部位的处理仍存在不足,就如在墙体转角、门窗洞口、阳台栏板这些部位,因为结构构件比如混凝土梁、柱的导热系数远高于保温材料,容易形成热桥进而导致局部热量损失增加,甚至会出现结露现象。

三、房建工程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优化路径

(一)加强材料质量管控

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外墙保温材料质量标准体系,严格规范材料生产检验销售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行材料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材料进场时的验收工作,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和防火等级粘结强度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积极鼓励企业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有力推动保温材料实现升级换代。

(二)规范施工工艺操作

制定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工艺标准来明确施工流程、操作要点与质量控制要求,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与考核以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推行施工过程中全过程质量监控并采用信息化技术如 BIM 技术、无人机巡检对施工质量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整改施工中的问题,加强施工后的验收工作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检测,确保保温系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优化热桥处理技术

要加强对建筑热桥部位进行设计优化工作,针对不同热桥类型如结构性热桥、构造性热桥等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温措施,比如在混凝土梁和柱这些部位采用保温砂浆包裹以及设置保温垫块,在门窗洞口部位使用断桥铝型材并且设置保温密封条,借助建筑能耗模拟软件例如 EnergyPlus、DeST 对热桥部位开展能耗分析,以此来优化保温构造设计,从而确保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能够符合节能指标要求。

结束语

外墙保温技术作为建筑节能体系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合理应用对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外墙保温技术将向高效节能、防火一体、结构保温一体、智能绿色方向发展,需加强新型材料与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推动外墙保温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升级。

参考文献

[1] 茆传俊 . 外墙抗渗漏技术与保温防水装饰一体化设计研究 [J]. 福建建材 ,2025,(08):109-112+14.

[2] 李欣峰 . 住宅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管控 [J]. 居舍 ,2025,(24):33-35+39.

[3] 王森 . 绿色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 [J]. 新疆钢铁 ,2025,(0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