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标准化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挑战
李盼盼
宁阳县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山东泰安 271400
中国建筑业的标准化工作,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工程建设领域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近几年来,中国的工程技术标准化工作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建设领域推进工程技术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准工作着力点,通过持续创新和改革来提升建设工程领域的标准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一、工程技术标准化的应用
(一)提升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是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工程技术标准化手段,可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行业有序发展,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建筑安全。我国在20 世纪 90 年代就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国于2005 年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并于2006 年进行修订。该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工程检测机构等主体单位的职责。这为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标准化,可以确保工程各个环节遵循统一的技术要求,从而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二)保障施工安全
工程技术标准化是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工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规定,以实现对安全的有效控制。工程技术标准化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使工程建设中的相关方在共同参与下,对工程项目各阶段中的施工安全问题进行统一、协调和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因此,工程技术标准化应在保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行业具有体量大、施工环境复杂、事故多发易发等特点。工程技术标准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为企业赢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将技术与管理进行融合,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三)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工程技术标准化是提升建设领域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让各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等更好地实现互相交流,便于进行信息共享,在项目建设中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的应用可以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建筑业企业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低、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不高等方面。
(四)促进技术创新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标准化,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并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流程。
标准化有助于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促进工程技术的进步。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对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进行规范,减少因技术问题造成的损失。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建设领域的标准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准化可以通过规范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安全和提高建筑工程效率。在一些情况下,标准还可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二、工程技术标准化面临的挑战
(一)标准化与地域差异的冲突
不同地区对建设工程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实现标准化与地域特色的融合是一个挑战。工程技术标准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工程技术标准必须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编制。比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气候特征差异大,因此就需要考虑因地制宜的编制标准。标准化在建设领域的应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十三五”期间,住建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建房规范的文件。这些文件虽然有统一的规定,但各省各地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各地制定的农村建房技术规程差异较大;一些地方出台了针对农村建房的技术指导意见,但并没有对这些意见进行详细的解读;还有一些地方出台了新的技术规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二)标准化更新速度滞后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工程技术标准化面临着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来自国际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挑战,也有来自国内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挑战。随着技术的发展,工程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而标准化的更新速度往往滞后,这可能导致标准化与实际工程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加快推动标准化的改革与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要努力适应国际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标准体系修订更新;其次要按照“提质增效”的原则,加快推进工程技术标准化的改革和创新;第三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工程技术标准化建设,提升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第四要发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在行业标准化信息公开、政策咨询、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第五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三)实施难度
在新形势下,推进工程技术标准化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升工程技术标准化水平,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国的标准体系涵盖了技术、产品和服务等多个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领域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标准化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标准的作用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支撑和规范管理向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转变。
标准体系与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紧密联系,要提高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协调性,就必须把握标准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同时,要处理好标准化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努力处理好改革与发展之间、新技术与新规范之间、创新与现行标准之间的关系。
(四)标准化与灵活性的平衡
尽管标准化可以提高效率,但过度标准化可能导致工程失去灵活性,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建设环境。在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中,标准化与灵活性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标准规范来解决;另一方面,传统的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标准化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在制定工程技术标准时,既要保证工程建设标准的稳定性和可执行性,也要适当地对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结论:工程技术标准化是建设工程行业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安全、提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努力,加强研究和实践,推动工程技术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云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J]. 消费电子 ,2025(1):128-130.
[2] 张娟 . 数字国土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J]. 安家 ,2025(2):0019-0021.
[3] 逯柳青 , 郑繁硕 . 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12):226-229.
[4] 袁应红 . 物联网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中的标准化应用 [J]. 品牌与标准化 ,2022(1):126-128.
[5] 李燕冰 . 工程技术标准化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11):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