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
赵岩
葫芦岛市连山区水利局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5001
引言
农村河道是农村重要水资源载体,兼具灌溉排水、调节气候与维护生态平衡等功能。但农村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增多,使其面临河道淤积、岸坡坍塌、水质污染等问题,影响生态与农业生产。故而加强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尤其是护岸防护施工意义重大。护岸防护施工旨在稳定岸坡、防冲刷侵蚀、改善生态,合理技术能提升行洪能力、减灾、保障安全,还可美化环境、推动农村旅游发展。
一、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常见结构形式及特点
(一)浆砌石护岸
浆砌石护岸是一种传统的护岸结构形式,它采用块石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其优点是结构坚固、耐久性好,能够承受较大的水流冲刷和土压力;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然而,浆砌石护岸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自重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施工速度较慢,工期较长;生态性较差,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二)混凝土护岸
混凝土护岸包括现浇混凝土护岸和预制混凝土块护岸。现浇混凝土护岸整体性好,强度高,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预制混凝土块护岸施工速度快,质量易于控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拼装,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混凝土护岸的生态性同样较差,会改变河道的自然形态,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岸结构形式,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常见的生态护岸形式有植物护岸、土工格栅加筋植被护岸、生态袋护岸等。植物护岸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土工格栅加筋植被护岸结合了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和植物的生态功能,提高了岸坡的稳定性;生态袋护岸采用高强度的生态袋填充种植土,形成具有一定坡度和孔隙率的护岸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态护岸的优点是生态性好,能够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但相对来说,其结构强度可能较低,适用于水流较缓、土质较好的河道。
二、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现场勘查与设计
在施工前,必须对河道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河道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情况等。根据勘查结果,结合河道治理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护岸防护工程的设计。设计应充分考虑河道的生态功能、防洪要求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选择合适的护岸防护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案。
(二)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对于浆砌石护岸,要选择质地坚硬、无裂缝、无风化的块石,并准备好符合强度要求的水泥砂浆;对于混凝土护岸,要选用优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配合比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生态护岸,要准备好适宜的植物种子或苗木、土工格栅、生态袋等材料。同时,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三)施工设备与人员组织
配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起重机等,并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修,确保设备性能良好。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四)施工场地准备
清理施工场地,拆除障碍物,平整场地,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设置临时排水设施,防止施工场地积水。同时,要做好施工场地的安全防护工作,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具体施工技术要点
(一)浆砌石护岸施工技术要点
浆砌石护岸施工,基础处理是关键。按设计要求精准开挖基础,严格把控深度与坡度,避免超挖、欠挖,确保基础稳定。基础开挖后,及时清理杂物与松散土层,若地质条件不佳,采用换填法或桩基础等加固措施。砌筑时,先湿润块石并在基础铺砂浆,分层砌筑且错缝搭接,保证砌体整体性,块石间砂浆需填满挤紧。施工全程实时监测砌体垂直度、平整度与坡度。完工后,进行饱满密实的勾缝处理,并持续养护不少于 14 天,期间保持砌体湿润,以此保障
浆砌石护岸的稳固性与耐久性。
(二)混凝土护岸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护岸施工涵盖多道严谨工序。模板安装时,确保模板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达标,表面平整光滑,安装牢固且接缝严密防漏浆。钢筋绑扎严格依图纸操作,保证规格、数量、间距和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做好保护层垫块。混凝土浇筑前,全面检查验收模板、钢筋,浇筑时连续作业,分层振捣密实,避免漏振、过振,同时密切关注模板与钢筋状态,及时处理变形移位问题。待混凝土达规定强度后谨慎拆模,防止损伤表面,拆模后采用洒水或覆盖方式养护,养护时长遵循规范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护岸的质量与性能。
(三)生态护岸施工技术要点
生态护岸施工聚焦生态与防护功能融合。植物选择紧扣河道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优选根系发达、耐水湿、抗冲刷的芦苇、菖蒲等植物。种植前整理场地、改善土壤,按设计密度与方式栽种并及时补水。土工格栅加筋植被护岸中,先平整拉紧铺设格栅,固定搭接处防滑动,再分层填筑不超30cm 厚种植土,避免机械碾压格栅,最后开展植被种植。生态袋护岸需将种植土、肥料与种子按比例饱满填充并牢固封口,按设计码放整齐,袋间用连接扣成整体。各类生态护岸后期均需强化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确保植物良好生长,发挥生态护岸的综合效益。
四、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目标。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材料采购、施工工艺到质量检验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二)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检验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道工序的质量检验,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专检。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班组互检,互检合格后再报专职质检员专检。专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同时,要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三)做好质量记录和资料整理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质量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包括施工日志、检验报告、试验数据、质量评定资料等。质量记录和资料要真实、准确、完整,能够反映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情况。工程竣工后,要及时整理和归档质量资料,为工程的验收和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多类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施工时要依河道状况和治理目标,选适宜结构形式与技术。需强化施工前准备,严格把控过程质量,采取有效质控措施,保障工程质安。科学合理的施工可改善河道生态、提升行洪能力,助力农村发展。未来,随科技进步与环保意识增强,该技术将向更生态、环保、高效方向创新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耀斌 . 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 [J]. 中华传奇(下旬),2021(18):95-96
[2] 张鑫 .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3):0017-0020
[3] 卜连祥 . 农田水利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研究 [J]. 新农民 ,2024(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