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作者

秦丽娟

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校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为学科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初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思维性,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学习和理解难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中,要立足现代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特征,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针对性,带领学生攻克教学难点和重点,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多个学科中获得广泛应用,其以具体的情境作为教学载体,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开展知识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语言尝试问题表达,基于实际情境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统计调查”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具体生活调查或者社会调查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情境探究。这一部分内容的应用性和生活性较强,在具体情境的辅助下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带给学生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二、联系实际生活

在进入到初中阶段后,数学学科学习难度持续增加,会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尤其在数学知识应用中,学生经常遇到困难和问题,无法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中,难以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更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带来阻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构建,教师要立足于数学学科特点,将教学与现实生活充分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并在知识应用中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定义的理解。

三、应用信息技术

在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信息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获得深入应用,尤其在我国政府提出“互联网 +”战略后,信息技术更是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 + 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现代初中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下,对于信息技术并不陌生,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也习惯应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和信息。因此,教师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焕发课堂活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可引入微课模式,在课堂开始之前将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观看,然后将不懂的问题直接反馈给教师,由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微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生动有趣等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撑。

四、引入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而完成学习任务,与以往的固化教学模式不同,小组合作更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通过小组探究、合作、探究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巩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及其判定”这一部分内容中,由于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将学习主动性交给学生,对班级学生科学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平行线及其判定”进行探究分析,并形成小组合作成果。而在小组探究中,教师要将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不干涉学生的探究行为,当小组遇到问题或者困难后及时点拨提醒,带领学生攻克学习难点,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性。

五、实施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以及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以往“一刀切”的固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诉求,而初中阶段是学习的“分水岭”,如果学生长期遇到学习困难,容易挫伤其学习热情,甚至导致班级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高效课堂构建,教师可实施分层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帮助其梳理数学学习自信,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学习,实现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2]。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学重点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学难点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部分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属于重点内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理解能力、学习态度,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针对这一层级学生特点,教师可将教学重点置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生活应用中;第二层级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在学习中经常容易遇到困难,针对这一层级学生,教学重点应以夯实数学基础为主;第三层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知识理解方面能力不足,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加深其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

六、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评价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知识薄弱环节,在未来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完善和加强。同时,教学评价还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起到构建高效课堂的作用。以往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师点评为主,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做到统一兼顾,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教师可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评价中,而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多元化评价主体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深化数学知识理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3]。

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第一,教师点评,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对评价标准进行科学设计,从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等几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引入打分模式,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体现教学评价的价值和作用;第二,同学互评,基于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同学在合作探究中而对同伴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教学评价环节对同学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评价,同学互评有助于相互借鉴和相互监督,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并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学生自评,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价,而在评价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其在课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夯实其数学知识基础。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为学科改革提供了方向,教师要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袁芳 .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8):54-56.

[2] 张小利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C]// 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5:1-5.

[3] 斯佳. 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C]// 面向 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高峰论坛 (2020) 论文集 . 2020:1375-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