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土建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徐杨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66300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长,高职土建类专业面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挑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为增强专业竞争力和适应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系统的专业群规划与资源整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重点探讨高职土建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探索路径与实施效果,为相关院校提供借鉴和指导。
1 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是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群发展理念的综合体现。专业群作为一组相关专业的有机集合,强调专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适应行业需求的能力。理论上,专业群建设不仅注重单个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更强调跨专业知识的融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复杂工程项目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标准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化。教育理论中,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以及工学结合等理念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促使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丰富了专业群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推动教育现代化。政策层面,国家及地方关于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为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发展方向,确保建设工作的科学性与持续性。
2 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院校通过专业整合和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然而,整体来看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专业群内部专业设置较为分散,缺乏有效协同,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其次,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制约了教学水平提升。实践教学资源和基地建设尚未完全满足教学和实训需求,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融合与长期机制,难以形成持续的产教协同育人模式。面对这些挑战,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亟需系统性优化和创新探索,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
3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探索路径
3.1 专业群结构优化与专业布局调整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首先需科学优化专业群结构,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形成优势互补、内涵丰富的专业体系。通过梳理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精准定位专业方向,避免专业间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整合相近或关联专业,推动交叉融合,增强专业间协同性和整体竞争力。此外,应积极引入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顺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实现专业群的动态优化调整。专业布局的优化不仅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有助于资源共享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推动专业群整体发展迈向高水平。
3.2 师资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策略
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在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应重点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通过校内外培训、企业挂职、技能竞赛等多渠道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与产学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教师团队的协作与交流,形成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梯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3 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骨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结合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并重。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前沿知识,融入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热点领域内容,提升课程的时代感和实用性。推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增强课程的系统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多样化技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3.4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践教学是土建类专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需加大对实验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平台及校外实训基地的投入。通过搭建真实或模拟工程环境,丰富学生的实践场景,提升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同时,注重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强化工学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3.5 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是提升专业群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应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加强产教融合,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和企业导师进校等方式,促进资源互补和优势共享。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和科研项目合作,提升专业群的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形成校企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6 信息化手段在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为专业群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在线教学和教学管理智能化,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突破传统实训空间和时间限制,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管理工具,优化教学过程和专业群运行管理。信息化手段还支持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实现校企信息互通,促进专业群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推动高职土建类专业群迈向现代化和智能化。
4 高职土建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评估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评估是衡量建设成果和指导后续改进的重要环节。从教学质量提升来看,经过专业群结构优化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行业需求,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多项技能竞赛和专业认证通过率的提升,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构建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在真实项目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毕业生就业率和岗位匹配度得到提升,赢得企业的广泛认可。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成为企业急需的技术骨干。
此外,行业和社会对专业群建设成果反馈积极。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了专业群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同时,专业群建设推动了教师科研能力和产学研水平的提升,形成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结束语
高职土建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规划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及推动教学创新,专业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行业变革与技术进步,建设工作仍需不断深化和完善。未来,应坚持产教融合,积极引入新技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推动专业群持续高质量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土建技术人才,助力高职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晓瑞.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J].砖瓦世界,2021(3):305.
[2] 刘娜,黄莉莉,曹剑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和应用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6 (7):16-20 .
[3] 张雅丽.泵站复杂钢筋下料智能优化与施工可视辅助研究 [D].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2024
[4] 李浩.基于 BIM 的桥梁工程模型信息完备性审查研究 [D].西安 : 西安理工大学,2023
[5] 梁浩,李小滴,李宏军.面向东盟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智能好房产业发展实施路径研究 [J].建设科技,2023(19):10 -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