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罗平川 常城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1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特点
1.1 平滑新能源出力波动
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风力发电受风速大小和风向变化影响,太阳能发电则依赖于光照强度和时长。储能技术可以在新能源发电功率过剩时,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当发电功率不足时,再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到电网中,从而平滑新能源的出力波动,使新能源电力能够稳定地接入电网,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
电网的用电负荷在不同时间段存在较大差异,高峰时段用电需求大,低谷时段用电需求小。储能技术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这有助于优化电网的负荷曲线,减轻发电设备在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
1.3 增强电网的应急供电能力
在电网发生故障或遭遇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电源迅速投入使用,为重要负荷提供应急供电。这对于保障医院、通信基站、交通枢纽等关键设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能够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电网的韧性和抗灾能力。
1.4 促进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与消纳
分布式能源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小型风力发电等通常靠近用户侧,具有分散性和规模小的特点。储能技术可以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相结合,解决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大电网相互协调。同时,储能系统还可以存储分布式能源产生的多余电能,在本地进行消纳,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和应用。
2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电池储能技术的应用
电池储能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储能方式之一,常见的有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等。铅酸电池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但能量密度不高,循环寿命有限。它在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对储能密度要求不高的小型新能源电站中有一定应用,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光伏出力波动,提高当地供电的稳定性。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电站中应用前景广阔。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锂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功率变化,精准地调节新能源发电的输出功率,实现对新能源出力波动的有效平滑。例如,在大型风电场附近建设锂电池储能电站,当风力发电功率突然增大时,锂电池储能系统能够迅速储存多余电能;当风力减弱时,又能及时释放电能,保障电力稳定输出。钠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等特点,但其工作温度较高,对运行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在一些对储能功率和能量密度要求较高且具备一定温控条件的场合,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为大型工业园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储能支持,提高园区内能源的自给率和供电可靠性。
2.2 抽水蓄能技术的应用
抽水蓄能是一种大规模储能技术,其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的电能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将上水库的水放下来推动水轮机发电,将势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到电网中。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储能容量大、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优点,对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以及事故备用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大型新能源基地,如集中式太阳能电站和大型风电场附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当新能源发电功率过剩时,抽水蓄能电站将多余电能用于抽水储能;当新能源发电不足时,抽水蓄能电站发电补充电力缺口,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例如,我国南方某大型风电场配套建设了抽水蓄能电站,通过两者的联合运行,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减少了弃风现象的发生。
2.3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一种将空气进行高度压缩,并将其储存于地下洞穴、废弃矿井或其他专门设计的储气装置中的新型储能方式。当电力需求增加时,储存的压缩空气被释放出来,通过推动涡轮机转动从而实现发电的目的。这种储能方式具有诸多显著优点,例如储能容量巨大、使用寿命长以及对地理环境条件的依赖性相对较低等特性。在当前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够与各类新能源发电设备如风能、太阳能等协同配合运行,有效实现对新能源发电输出的灵活调节。具体而言,当新能源发电设备输出功率过高,超出当前电力需求时,系统可以利用这部分多余的电能来压缩空气并将其储存起来;相反,当新能源发电功率不足以满足电力需求时,储存的压缩空气被释放并用于发电,从而及时补充电力供应,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例如,在一些地理条件特殊的山区或者拥有废弃矿井的地区,通过建设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与当地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还能显著提升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有效增强当地电网的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区域电力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2.4 飞轮储能技术的应用
飞轮储能技术通过高速旋转的飞轮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并储存能量。在能量需求时,该技术能够将储存的机械能重新转换为电能以供使用。该技术以其快速的响应特性、高充放电循环次数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对功率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环境。在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飞轮储能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改善电能质量,并对电压及频率的波动进行快速调节。例如,在一些对电能质量要求极高的电子芯片制造园区,园区内配备了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飞轮储能系统。当太阳能发电功率波动导致园区内电压和频率出现微小变化时,飞轮储能系统能够在瞬间做出响应,调节电能输出,保障园区内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飞轮储能系统还可以作为应急电源,在电网故障时为园区内的关键设备提供短时间的电力支持,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生产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多种应用特点如平滑新能源出力波动、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增强应急供电能力以及促进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消纳,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新能源的持续发展和电力系统对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储能技术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储能技术的性能和效率,降低成本,以满足新能源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文彬.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5,(10):218-220.
[2] 柳曦 . 能源互联网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 [J]. 智慧中国,2025,(05):122-123.
[3] 施卫华 . 电力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J]. 绿色科技,2025,27(06):214-220+227.
[4] 徐达飞,罗钱.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光源与照明,2024,(12):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