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张宇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380
1PLC 技术的基本内容
PLC 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 输出 (I/0) )单元、电源和编程器等部分,包括输入采样阶段、用户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逻辑控制、信号采集、输出控制、数据处理、计时计数、远程输入输出等十大功能。主要采用的工作方式是循环扫描。在循环扫描方式下,PLC 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执行用户程序,包括输入、执行以及输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被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一般情况下,扫描过程可以分为通信服务、内部处理、程序的输入、输出以及执行。电源为 PLC 系统供应稳定的电力。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程序、系统程序以及数据 , 包含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通信接口让 PLC 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PLC 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模式 , 这种工作模式保证了 PLC 能够有序地处理各类输入输出信号 , 并且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很高。
2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2.1 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基本任务,它依据预定顺序和时间间隔执行操作。PLC 在顺序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依赖其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和状态寄存器等资源,通过编写用户程序(常采用梯形图、功能块图或状态转移图编程等方式)来实现对电气设备或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这些用户程序被划分为多个阶段,PLC 根据当前阶段状态和输入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跳转或执行特定操作,并利用定时器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时序性,从而实现灵活且精确的顺序控制。
2.2 通过逻辑运算实现控制逻辑
PLC 借助自身内部的逻辑运算功能实现电气仪表的控制逻辑。与、或、非运算是最为基本的逻辑运算。在电气照明系统的控制里 , 存在 A 和 B2 个开关 ,规定唯有这 2 个开关都闭合 ( 即 A 与 B) 时灯才会亮 , 这就能够凭借 PLC 与逻辑运算来实现。PLC 的输入点分别与开关 A 和 B 的状态信号相连接 , 在程序中运用与逻辑指令针对这 2 个输入信号开展运算 , 当运算结果为真时 , 输出点对灯的继电器进行控制使其得电 , 灯就亮了。除了基本逻辑运算之外 ,PLC 还能够进行组合逻辑运算。
2.3 数据控制
数据控制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PLC 在数据控制中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的数据处理方法。PLC可以通过其内部的模拟量I/O模块和通信接口,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模拟量和数字量的采集和传输。同时,PLC 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指令和函数,如算术运算、比较判断、数据转换和滤波等,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分析。为了提高数据控制的效率,PLC 通常采用以下策略:(1)优化用户程序和算法,缩短数据处理的时间;(2)利用 PLC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实现多个数据处理的并行执行;(3)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和联动,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处理。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数据控制的精度和效率,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4PLC 技术在开关量控制上的应用
传统的开关量控制需要使用大量的继电器和接触器来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但 PLC 技术与传统开关量控制不同,它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同样的功能,从而大大简化了控制电路。由于 PLC 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因此,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可靠地工作,确保系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业环境和需求,有效提高 PLC在开关量控制中的控制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而且 PLC 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通过远程控制功能,提高生产效率。
3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策略
3.1 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规则的故障诊断方法 : 依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判断故障。以电气设备的电流监测为例 , 若规定当电流超出额定电流的 1.5 倍 , 并且持续时长超过 10s时判定为过载故障。则 PLC 对采集到的电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 一旦满足该规则 , 就判定为过载故障。基于状态监测的故障诊断方法 :PLC 为电气仪表的正常工作状态建立模型, 之后把采集到的实时状态数据与模型对比来诊断故障。
3.2 合理配置 PLC 系统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合理配置 PLC 系统是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高效控制的关键。为了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 PLC 系统,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全面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需求,明确控制对象的特性、控制要求和运行环境等因素。(2)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 PLC 型号和配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I/O 模块等关键部件的选型。同时,还应考虑PLC 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未来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在配置 PLC 系统时,还应注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冗余和容错措施,确保系统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
3.3 物联网与电气工程的深度融合
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可以对电气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这将使得电气工程的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为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调度电网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的协同工作和数据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利用,还可以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带来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智能故障诊断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人与电气设备的智能交互,提高操作便捷性和用户体验;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视觉监测和识别,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3.4 多方面优化PLC 技术的应用
为了优化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1)加强对PLC 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高其性能指标和稳定性。(2)加强对PLC 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系统检查和维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3)注重 PLC 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示范引领,分享和交流成功案例,推动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和优化升级。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 PLC 技术,能够提高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相关行业的生产制造效率与质量,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从实际来看,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是在闭环控制、顺序控制、开关量控制以及工程整体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该技术,能够提高生产安全性与可靠性。未来,PLC 技术会不断提升,不断优化与完善,能够改善人生的生活,为人们带来更多福祉。
参考文献:
[1] 李碧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 PLC 技术的应用研究 [J]. 低碳世界 ,2024,14(01):58-60.
[2] 王彦博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J].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01):313-315.
[3] 冯军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52(11):79-81.